最近,我的很多朋友冲到灾区,令人敬佩。得到很多亲赴灾区的志愿者朋友们发来的负面信息,与国内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差距甚大,听来令人感到十分矛盾,救灾是一项巨大的复杂工程,而我们似乎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这件事,个人很难掌握完整的信息,无法发言,但在行动上却存在一个问题——是否继续捐呢?
《辛德勒名单》讲的是一个二战时的一个普通德国大款为救出犹太人而花去自己所有金钱的真实故事,这故事用人性的光亮照亮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可以更加相信人生,更有信心活下去。可惜的是,这故事发生在欧洲,而当下中国似乎只有一个小乞丐在试图饰演它的中国版——这榜样叫人看起来非常辛酸,他现在怎么样了?
我这人爱攀比,观点世俗,有很多时候是不对的,但此时此刻,到了出钱去救助灾民以及奖励救助者的时候,我相信这种世俗攀比是正当的!因为它是向上比!比谁捐得多,谁更慷慨,谁更富于自我牺牲精神,谁更富于同情心,用钱衡量还比较快捷清楚,我认为,中国是我们所有人的中国,对中国的责任是所有人的责任,如果这一次灾区人民得不到应有的救助,那么我们就会特别害怕灾祸,就会缺乏积极生活下去的信心——我们害怕天灾,并不是天灾本身有多么可怕,我们怕的是,当我们受难时,没有人真正地愿意帮助我们!因为当我们受难的时候,那些有能力帮助我们的人,只是敷衍我们,对付我们,这只会让我们顾影自怜,齿冷心寒。
连着数十年,我们的媒体疯狂地宣传鼓励富人致富,给他们最优惠的政策,把他们当成有智慧、努力、远见卓识、乐于助人、诚信、公正的代表,我们的媒体认为,他们的致富,可带动及帮助后进者,我们还认为,他们致富后,会合理地利用财富为我们的社会做出更长远贡献——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大家都能看见。
在我眼里,比我穷一两档的人不出钱都很合理,他们的钱主要用于自保。无产者最好不要捐,因为救完灾区弄不好还要救他们——我想看捍我国的那些比我富的人,我这人心里就这么扭曲,我可不是仇富,而是在寻找榜样,没办法,三流作家就是这个道德水准——富豪们挣别人钱的时候高歌猛进,帮助别人往外掏的时候羞羞答答,或是干脆玩黑脸,装聋哑,这种作风会令人向下攀比,
中国政府比较大款,第一年已出到上一年总收入的1.4%,从宣布的数额看,我认为这样一个比例是合理的:身家几十万级的就捐上百吧,几万级的捐个几十表表心意就算了,你们只要坚守岗位。继续为富人多挣钱就行了,没收入的发个短信了捐一两块表示一下心意即可,我们都可理解——但是,从我这个百万级财产的人开始,最好不好把比例降至几千分之一,最好提一提气,往上提至几百分之一,或是百分之一,因我们除了个人努力外,还占了不少制度的便宜,在经济方面以及其它方面,我们还很幸运,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所以我们最好不能低于几百分之一吧——百万级身家的人要捐到上万,千万级的要捐上10万,亿万级的捐至百万,十亿级的捐上千万,百亿级的捐上亿,千亿级的人没几个,我很有兴趣看一看——如果大家不同意按比例捐,按爱心捐,那么政府多费点力气吧,我们举国上下就一起多逛一逛我们的初级阶段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