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我的阅读兴趣重新回到科学书上,手边儿正看着的是徐利治所著的《论数学方法学》,可以说,当看过宗教书后,才知科学书有多么有趣,甚至我不怎么看的哲学书也让我恢复了少许兴趣,记得读佛经之余,我重读一遍罗素写的《西方哲学史》,叫我认识到了我真正的趣味,我发现我对人类观念的兴趣大于其它,这把我重新引回到了科学书上,因为科学书中的观念最为丰富,重读《鲍林传》甚至引起了我对化学的兴趣,霍金与彭罗斯对于宇宙的讨论令我感到人类智慧的深邃,当然,我最偏好的还是数学,在我眼里,它相当于一门语言之外的语言,专门建构与发展人类的某些不可思议的观念,从哲学意义上看,它是一种对于模式的讨论,站在数学的角度看,要理解我们的变化万千的宇宙,也许只会用到很少的模式,从这一点看,数学比宇宙还要丰富。
数学问题无穷无尽,清楚明白,精致巧妙,博大精深,极度抽象,令人愉悦之余,还伴以智力上的快感,真是一种说不出的享受,我发现,只有在看完一本数学书后,我这张乌鸦嘴才无话可说,除了欣赏,似乎一切都是多余,你能对一个偏微分方程说些什么呢?它能够有解就已经是奇迹了,我很愿意把解答数学难题看成一种冒险,因为哥德尔的两个定理放在那里,对于很多命题,我们完全无法判定,比如费尔马定理的证明成功,就伴随着运气,因为以人类现有的知识,完全无法判定它能否证出。
数学证明完全是一种过程的艺术,每一步都是严谨的,但结果却是不确定的,数学家多半得有一颗赤子之心,我相信,一个人,只有真正具有不势利的性格,才有可能欣赏到数学之美,你为之付出的艰苦的智力劳动毫无现实回报,除了审美的满足以外,几乎没有别的满足,你要是注重结果,那么你会很快对数学失去耐心,它的乐趣就在于人类思维纯粹的运作。
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天,人类可以明白所有的物理,以及宇宙里所有的事情,但仍然无法懂得所有的数学,不仅因为数学是无限的,更因为,数学超越于一切之上,有很多宗教家都声称自己懂得完全的宗教真理,但没有一个数学家声称自己懂得完全的数学真理。
我很奇怪,以往的人类通过宗教感悟来获得谦卑,其实他们只须坐下想一想数学问题,便立即会谦卑下来,只要他们是诚实的。圣人们面壁或闭关三五十年,总是有人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我有时认为那很可能是一种娇情,因为那是一种套套逻辑,可以说,个人苦恼本身已包含着解脱,但数学问题却是开放的,它就在那儿,一个跟着一个,问题与答案经常是一回事儿,你根本不知如何着手,一个小孩提出的问题,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加在一起也解答不出,它不是私人性的问题,你不能认为自己解答出来了,就解答出来了,只要有一个人看出你解答错了,你就是错了,它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惟一无法弄虚做假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