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八卦天天评 之 黄健翔丢尽了央视的脸

(2006-06-27 02:49:18)
分类: 时事八卦天天评
(2006.6.27)
在意大利与澳大利亚这场比赛的最后一分钟之前,韩大嘴乔生老师主持的“欢乐世界杯”,一直是这次央视直播中的最大败笔。但现在不是了。一个叫黄健翔的球迷,用所谓性情之中的几句干嚎,玷污了体育解说员的职业素养,丢尽了央视的脸,侮辱了观众的智商和情商。德国世界杯上的澳大利亚死了,但它一夜间就会重生于体育;职业岗位上的黄健翔死了,从此将正式成为央视体育部的一块鸡肋。
从裁判吹响那个点球的哨音开始,解说员黄健翔就用声嘶力竭的嚎叫,来宣泄他的疯狂,几近失声,相当失态。国际体育转播界不乏著名的嚎叫型解说员,但他们不过是用高昂的声线来为进球时刻伴奏,而黄氏则显然还不满足于此。他在用极其肉麻的字眼高声赞扬意大利的胜利,而对突然陷入失意的澳大利亚嗤之以鼻。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在随后与演播室的连线采访中,说出了他如此主动失声失态的原因:既因为自己是个意迷,更因为自己不喜欢澳大利亚,原因是澳大利亚的邻居新西兰曾经在25年前淘汰过中国足球,还因为已加入亚足联的澳大利亚将直接威胁到今后的中国足球。
“我不喜欢它,不希望澳大利亚赢球”,黄球迷如是说。是的,他太贴近于一个球迷的本色了。如果他在酒吧里展示如此性情,人们会为他鼓掌叫好。但当他在国家电视台的解说台前如此这般放纵,就展示了他对这个职业的侮辱,也因此而失去了体育精神——这个岗位的入场券。
黄氏此举,不是偶然天成,而是故意所为。黄健翔有别于传统风格的体育解说,一直是其立身于央视舞台之本,也一度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更曾经使他失去了最炙手可热的一些解说良机。低谷中的黄健翔,失去了些许锋芒,却更接近于这个职业的要求。而今,苦尽甘来,来者不善。德国世界杯开幕后,防守了N年的黄氏开始发动快速反击了。他的反击方式是无所不用其极——从声调到节奏,从用词到心态,不是谋求职业体育评论员与球迷之间的平衡,而是彻底使自己成为一个真球迷。
当然,他是一个因为这个职业而拥有了巨大话语权的球迷。黄健翔显然并没有忘记这一点,所以在赛后与演播室的连线中,他特意强调,自己刚才的表现是“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解说员”。这是句废话。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开着话筒,有数亿国人支着耳朵听你说话。此时此刻,你到底是个体育解说员还是个业余球迷,是由你的职业决定的,是给你开工资的传媒机构决定的,是由央视的观众决定的。惟独你自己,无权决定。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富有性情的真球迷,却一直缺少高水平的体育解说员。职业体育人的两条腿,一是竞技能力,二是体育精神。一个拥有体育精神的职业体育解说员,可以在破门的刹那表达快意,却不能以黄氏的理由来“不喜欢”、“不想让”某某赢球。黄健翔试图以张扬的方式展示解说个性,但个性是有边界的,国家电视台的个性更是有边界的。他越出了这个边界,就把自己的身体带出了职业圈,虽然收获了性情,却失去了在这个圈子里的立足之本。
黄健翔的业余表现,既有他的个人因素——在去年偶然成为张靓颖身后的知名凉粉之后,他越来越把自己当作一个娱乐人物了,也有来自央视自身的因素——老一代体育解说员或退休或去边边角角插科打诨之后,央视整个体育团队越来越像一群矫情有加的文化青年,把转播风格中的多样化,简单理解为非职业个性的过分张扬;把体育解说中的时代感,与国家电视台必备的大局观和均衡感相对立。虽然张斌、刘建宏等的个人风格相对稳重,但整个创作团队的煽情氛围,造就了那片使黄健翔业余表现得以滋生的土壤。
黄健翔丢尽了央视的脸,如果央视还很珍惜自己的脸的话。他或许不会因为这几句严重失态的干嚎而即刻下岗,但这个人的职业声望,已经虽生犹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