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安笔谈 之 谁是俄罗斯的敌人

(2005-10-30 21:36:57)
分类: 广安笔谈
 (本文写于2004年9月11日)
 
今天是“9·11”三周年。此时,世界上谈论北奥塞梯的人可能比谈论纽约的人还要多,关注俄罗斯反恐前景的人可能比预测美国大选结果的人还要多。
别斯兰孩子们的鲜血会白流吗?不会。悲观的看法是,别斯兰的血腥惨案已将俄罗斯置于恐怖主义阴影的中心,事态很可能进一步恶化。乐观的看法则是,这场血案促使更多的人自觉地站到恐怖分子的对立面,反恐力量会被孩子们的鲜血激发得更加强大。
很多人在拿别斯兰事件之后的俄罗斯,与“9·11”之后的美国相比较。乍一看,相同点真的不少。普京说,所有同情恐怖分子的人都是我们的对手,这很像布什3年前的说法——所有窝藏和支持恐怖分子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俄罗斯军方表态说,今后要主动出击,去捣毁世界上任何一个培训恐怖分子的基地,这与美国出兵阿富汗之前的措辞也何其相似。但是,这种比较只停留在表象。从更深入的层面看,“9·1”之别斯兰与“9·11”之纽约,分别受到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俄罗斯与美国,有着更多的不同。
俄罗斯是个富有历史积淀的伟大民族。所以,即便别斯兰其情其景异常凄楚,但我们仍然相信,俄罗斯从此只会更坚强。3年前,“9·11”之后不足一月,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的大堂里,前来参加APEC领导人会谈的普京总统,从笔者面前一、两米的地方走过,他特有的冷峻目光给人印象极深。一位身着俄罗斯军礼服的高大男子在他身后快步紧随,手里拎着的那个密码箱有着人所共知的特殊意味。现在,人们早已不再渲染核按钮的威慑力了,因为隐藏在角落里的恐怖分子,三五成群,行踪不定,正成为整个世界的敌人。
普京和他的同胞们攥紧了拳头。但问题是,到底谁是俄罗斯的敌人?
是车臣的分裂分子吗?是。我们用放大镜去地图上看高加索,在黑海和里海之间,找到了北奥塞梯。它的东边是印古什,再东边是车臣。这是石油资源富庶之地,也是战火连绵之地。分裂者及其背后的势力藏身于高山之间,持久地等待,间歇地发作。
是中东的恐怖分子吗?是。他们在辽阔而荒凉的国境线上穿梭,他们用头套遮蔽五官,却给世界留下黑色的面庞和黑色的记忆。高加索山脉沟通欧亚,行政区划复杂,利益派别众多,或许是恐怖分子最理想的藏身地,也由此成了他们兴风作浪的舞台。
是宗教的极端分子吗?是。被扭曲的教义,可以使得这些人视死亡为升华,视杀戮为救赎。他们使恐怖升级,令伤口深邃,给旧怨增添新仇,把和平的火种捻灭。
是处理恐怖危机时那种强硬的态度吗?有人认为是。从两年前的大剧院到这次的中学校园,普京和他的国家机器始终对恐怖分子毫不退让。覆巢之下难存完卵,质疑者说,硬碰硬不可取,人质的生命权应高于一切。
是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不足吗?也可能是。别斯兰悲剧的细节逐步公开之后,俄罗斯国家安全体系在反恐预警和危机应对方面的弱点,暴露在人们的视野里。“姿态强硬但手段落后”,这是很多俄罗斯人的批评,也是普京在事件后坦陈的反思之一。
在车臣问题上,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形成一个结怨、复仇、再结怨、再复仇的链条。这似乎是个难以化解的死结,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存在于巴以之间的那根沾满鲜血、总是冤冤相报的历史链条。虽然普京的铁腕政策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支持,但是,俄罗斯人仍然在寻找答案——不断升级的恐怖行动和反恐努力,真的会变得没有休止、没有终点吗?
显然,在恐怖威胁下,软弱与退让只会让对手得寸进尺。但反恐与反对分裂,并不是以血还血、以暴易暴那么简单。想靠武力来斩尽杀绝所有的恐怖分子,这是一个在全球化时代里几乎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任务。在“9·11”三周年之际,俄罗斯人希望用更加健全的安全体系来保护自己的和平生活,用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化解热点地区的利益纷争。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贫穷。
发生在车臣的争端,已经历时200多年。积怨已久的民族矛盾,确实很难在短期内化解。一旦这种矛盾又嫁接上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事态就更趋复杂。历史地看,打开这个死结的真正长久之计,就是让车臣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在一个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失业、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地区,很难给和平找到扎根的土壤。而在一个人民安居乐业、整体经济水平并不落后于他人的地区,母亲们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以血还血。
发展,才是民族裂痕之间最好的粘合剂;富裕,才是长期积怨之间最有效的润滑剂。这个深刻的准则,或许适用于包括高加索、中东、东南亚等很多纷争不断、恐怖活动猖獗的地区。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一代人的富足可能只会暂时抑制矛盾,但几代人的持久富足,就会使积怨渐趋消融。世界上不少多民族的国家,很好地化解了可能出现的民族矛盾,也就此根除了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它们的经验只有两条,一是全力以赴地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是在发展中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平衡与协调。
身处旋涡中心的车臣人,其实渴望着和平。近年来车臣搞的多次总统选举及全民公决,都有八成以上的选民参加,并且都做出了有利于和平与统一的选择。俄罗斯联邦政府先后拨款几十亿卢布用于车臣经济的重建,但受制于俄罗斯经济整体上的弱势,其扶持局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力度仍显不足。从长期看,俄罗斯经济能否逐渐摆脱单纯依赖能源工业的现状,并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将从更深层面影响到俄罗斯反恐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景。
刚刚进入第二个任期的普京,与正在谋求第二个任期的布什不同。美国自“9·11”以来遭受恐怖威胁的根源,不是来自于内部的贫穷,而是来自于它在外部相对贫穷地区所奉行的单边主义政策。而普京总统和他的人民一起,则正从别斯兰的血泊中站起,努力使一个巨人在追求和平与富裕的发展之路上逐渐苏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