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5月8日)上午面世的《体坛周报》上,我曾分析并预测今天下午的投票结果是23比23。最终,在萨尔曼阵营2票弃权的情况下,哈曼以23比21胜出。这个预测,一方面是根据近10年追踪报道亚洲足球而积累的经验做出的,另一方面也是现场实地通过多方采访进行提炼、归纳、分析得出的。而且,不仅仅需要考虑足球本身的问题,还需要对亚洲各国与地区复杂的政治、宗教等有所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这十多年来,我一直采访亚足联的各种会议,自2003年起更是参与报道了历届亚足联大会、甚至是亚足联特别代表大会。从来没有那一次,如今天这般波诡云谲、变化莫测。本来是历时2个半小时的会议,结果足足延长至6个小时。这场马拉松式的会议在亚足联历史上前所未见。这间接证明了亚洲足坛内部的政治形势是多么的复杂。尽管最终哈曼取得胜利,中国足协也站对了队伍,但哈曼日后面临的,势必是更加艰难和复杂的形势——中国也一样。
我个人感觉,险胜的哈曼并不是“胜利者”,高达21票的反对票,说明了一切。21张反对票,意味着整个亚洲足坛内部都酝酿着“反哈”浪潮——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选择了支持哈曼。这意味着,哈曼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国足球同样也要面对。
在投票选举结束之后,萨尔曼阵营的坚定支持者——韩国、日本、沙特、科威特、巴林等国的代表走出会场时,面上写满了严峻和失望。在与记者的私下交谈中,萨尔曼阵营的人都表示,这21张反对票太能说明问题了。在哈曼执政的7年里,他的行事方式和作风等等,为何会有这么多质疑和批评,这21票说明了一切。
下一届的亚足联代表大会在2011年举行。届时,哈曼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竞选连任亚足联主席。不过,站在哈曼自己的角度来看,在未来的2年中,哈曼得到了很好的喘息机会。但他至少面临着以下三大任务:首先,怎么处理好西亚自家后院的“火势”;其次,如何面对亚洲足坛的重势力——以韩日为首的东亚的挑战;最后,如何安抚好这23个支持者,以便未来2年内他们依然站在自己一方。哈曼必须处理好这三个问题,否则两年后很有可能丢掉亚足联主席的宝座。
而站在中国足协、中国足球的角度来看,虽然中国足协难得站对了队伍,或者说难得“赌对”了。但是,不要忘了,在反对哈曼的阵营中,有不少之前关系密切的足协。中国足协日后如何处理好与日、韩足协的关系、如何处理东亚内部关系,是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的首要任务。第二,过去那么多年来,在哈曼的蓄意打压和排挤之下,中国足协已经完全被“边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足协仍要选择哈曼,那么,日后中国足协如何扭转之前的不利形势,为自己营造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客观大环境,则是眼下的第二大任务。
但是,外部环境就算再好,要真正成为强者,更重要的还是要立足于提高“内功”。如果仅仅是“站对”了队伍,却没能提升中国足球的自身水平,甚至是让中国足球的自身实力呈现下降趋势,中国足球的未来会比现在的局势更惨!
2009年5月8日于吉隆坡
哈曼23票从何而来?
我在现场直击过程
我从现场发回的更多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