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要去吉隆坡采访亚足联代表大会,我或许不会来到新加坡,更不会目睹申花队是如何迈不过东南亚这道“坎”的。面对1比1的比分,我没有愤怒,只有无语……
只想看到一场客场胜利!
昨天傍晚出发去体育场之前,我在酒店里通过网络观看了与申花队同组的另一场比赛——鹿岛鹿角队3比0完胜水原队。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想:这下大概申花队可以放下包袱了,无需追求什么净胜球了,只要拿到3分,留待回国之后最后一轮主场去“死磕”鹿岛鹿角队。也许,在中国足球今年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已经没有比这更能够刺激的比赛了。但前提是申花队要从军团队身上拿到3分,而不在乎进几球。
就是在这样一种心情下,我想着总算是可以在客场看到中国球队的一次胜利了。这些年来,中国的球队外战中赢球越来越少,客场取胜更是属于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临走之前,我还特意问后方的编辑,这场球开的是怎么样的盘?因为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搞明白赌博公司的盘是怎么回事。同事告诉我说是“让两球”,也就是申花队2比0不赢、不输。于是,我戏言称:那这下肯定可以放心了,申花队1比0有希望了。所谓“赢球输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只要申花赢了就ok。
但是,有同事告诉我说,申花队不可能赢球!我问为什么?同事戏言道:那是内部消息!我有些纳闷,怎么会这样的内部消息。于是追问了一句:哪里来的内部消息?但没有人告诉我具体哪里来的,我也没当一回事。可当最终的结果是1比1、申花队基本上被淘汰了的时候,我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怎么看一场客场比赛的胜利这么难?!
申花“死因”究竟何在?
面对1比1的结果,我突然想起了2007年3月份同样是在亚冠联赛期间写过的一篇题为《申花,先立足于“冲出东南亚”!》的博文,大意是:申花队这些年来参加亚冠联赛,每每遭遇东南亚球队总是要输输球,于是,一而再、再而三栽倒在东南亚球队身上也就不算什么新闻了。而且,记得那年刚好是朱骏接手申花。
朱骏刚刚接手申花,就喊出了夺取“双冠王”的口号。时隔三年之后,申花队再次征战亚冠联赛,老板再一次“忽悠”说志在“双冠”。很遗憾,又是在东南亚球队的脚下,申花队将止步小组赛。这也让上海球迷的亚冠梦再一次破灭了。看着那些从上海专门赶到新加坡观战的球迷,我不知道他们心理究竟在想什么,但他们没有骂自己的队员、教练,只是默默地接受着这样残酷的现实……
我不想说队员、教练,因为申花队申花队更应该总结的不是球员与教练,而更应该是俱乐部的管理层。一个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对付像东南亚球队,郜林是最为有效的武器。不仅当初在申花队,更在今年初的国家队比赛中,郜林用他的表现佐证了这一点,但就是这样的球员却无缘亚冠联赛。比赛至第79分钟时,贾秀全用董学升换下姚力君,意图再清楚不过:希望申花加强锋线的冲击力,如同当初客场挑战鹿岛鹿角队是将杜威推到锋线上一样。假设郜林能有机会出战亚冠,会是怎样的结局?
我知道,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更令人费解的是,球队抵达新加坡后,连续两天赛前训练中,球队在球场训练时,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也占用场地踢球。以致于到场观看申花队训练的当地记者、与记者相熟的新加坡足协多位工作人员都走到我的身边,询问那些人是干什么。在获悉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后,他们都哭笑不得般地摇着头,留给记者这样一句话:“非常不职业!”“太不职业!”而长年跟队的上海记者则告诉我:“这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尽管号称“豪门”,但如此业余的管理,又能够如何要求队员做得更多?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申花最后一场对阵鹿岛鹿角队时能够打出点血性,至少像天津队那样。
× × × × ×
今年以来,我在亚冠联赛期间写过不少博文,无论是观看比赛还是实地采访,反复强调的是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职业俱乐部管理非常“业余”!虽然号称“职业化”已经步入第16个年头了,但我们的管理水平依然还是业余阶段。不仅仅是中国足协,更包括我们的地方俱乐部。
我知道,我这么说,没有人会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有人不高兴,我就不说实话,更不能因此而否认事实。中国足球一直搞不好,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连基本的事实都不愿承认,更不要说面对了!
2009年5月6日凌晨于新加坡
陈涛是如何惨遭扼杀的?
申花的“遮羞布”
朱骏亚冠梦耻辱性破碎
以TIANJIN TEDA之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