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自己兴趣与我的刊物
我以为,如果一个主编没个性,刊物一定没有强度。比如《南风窗》的秦朔是比我年少的好友,他当主编时候,《南风窗》清晰地印着他的印迹。他走了,《南风窗》就像失去了灵魂,变成另一种面孔。
但主编的角色就像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他的最重要工作是根据他对刊物的定位,力争让这个乐团里的各个声部都以自己的音色歌唱。这就是我所说一本杂志的丰富性要让它所面对的读者层,不同兴趣的人可以寻找不同感兴趣的文章。主编带进刊物的是办刊理念与一种态度,主编的兴趣不能代表各声部的声音。要是主编兴趣决定一切,我就办文学或者音乐刊物了;要是主编兴趣决定一切,写博客就可以,不用那么费劲。
我始终认为,做媒体难的是协调,既要这样又要那样,不能只是这样或者只是那样。在我看,只是这样或者只是那样都是容易的事。
我在博客里的自得其乐不代表我在刊物中的角色。上班之中与下班以后,在我有严格的界线。如果两者混合,就不是一个好主编。
2.关于投稿
《三联生活周刊》一直希望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各自专业的朋友扩展资源,所以特别希望大家都来关心与帮助这本刊物。“生活圆桌”急需大家的支援,我们还需要各种支持,比如海外朋友的投稿。但记住,一定要有的放矢,如果是现场报道,我们希望是第一手的采访,而非是材料的编写或者某个泛泛的话题。另外,我对稿子的强调信息密度,所以最好报道不要超过3000字,“生活圆桌”每篇则1000字。
另外我最苦恼找不到新的专栏类型,我希望生活周刊能有一些专业性强有不枯燥有趣味有启迪意味的新型好看的专栏。我苦于找不到对象。比如我想开一个营养学的专栏,专对美食作营养分析,提倡新的饮食观;比如我想开一个心理学专栏,结合新闻热点,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探讨社会悲剧的原因;比如我还想开一个专门讲故事的栏目,把古人《战国策》或者《世说新语》等中的故事通过想象力重写,增加可读性与现代趣味。当然,法律、思想,我们都希望有人来做。我的想法是专业性还要与社会学、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需求杂交,不那么简单。这就难了。所以真诚期望大家能伸手,投稿信箱,编辑部是Letter@lifeweek.com.cn;也可以直接发给我,邮箱两个,Zhuwei@lifeweek.com.cn或Lifezhuwei@vip.sina.com。事先声明的是,我可能因为忙,顾不得一一答复,还望事先体谅。看是一定会认真看的。
3.有关对周刊经济报道的批评
因为今天是发稿日,时间紧张,容明天发完稿之后,再与朋友们讨论。
4.关于我自己的博客
我想我会按自己兴趣写下去,只要我自己感觉有趣。我是个兴趣所致的人,这个菜园纯粹个人兴趣,物以类聚,感兴趣者来转转,欢迎发表高见、喝一杯清茶闲聊。兴趣不同者把它丢弃就是。我正与新浪联系,希望能破例给我一个可以发古典音乐CD资料的空间,以丰富我的爱乐交流
我以为,如果一个主编没个性,刊物一定没有强度。比如《南风窗》的秦朔是比我年少的好友,他当主编时候,《南风窗》清晰地印着他的印迹。他走了,《南风窗》就像失去了灵魂,变成另一种面孔。
但主编的角色就像一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他的最重要工作是根据他对刊物的定位,力争让这个乐团里的各个声部都以自己的音色歌唱。这就是我所说一本杂志的丰富性要让它所面对的读者层,不同兴趣的人可以寻找不同感兴趣的文章。主编带进刊物的是办刊理念与一种态度,主编的兴趣不能代表各声部的声音。要是主编兴趣决定一切,我就办文学或者音乐刊物了;要是主编兴趣决定一切,写博客就可以,不用那么费劲。
我始终认为,做媒体难的是协调,既要这样又要那样,不能只是这样或者只是那样。在我看,只是这样或者只是那样都是容易的事。
我在博客里的自得其乐不代表我在刊物中的角色。上班之中与下班以后,在我有严格的界线。如果两者混合,就不是一个好主编。
2.关于投稿
《三联生活周刊》一直希望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各自专业的朋友扩展资源,所以特别希望大家都来关心与帮助这本刊物。“生活圆桌”急需大家的支援,我们还需要各种支持,比如海外朋友的投稿。但记住,一定要有的放矢,如果是现场报道,我们希望是第一手的采访,而非是材料的编写或者某个泛泛的话题。另外,我对稿子的强调信息密度,所以最好报道不要超过3000字,“生活圆桌”每篇则1000字。
另外我最苦恼找不到新的专栏类型,我希望生活周刊能有一些专业性强有不枯燥有趣味有启迪意味的新型好看的专栏。我苦于找不到对象。比如我想开一个营养学的专栏,专对美食作营养分析,提倡新的饮食观;比如我想开一个心理学专栏,结合新闻热点,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探讨社会悲剧的原因;比如我还想开一个专门讲故事的栏目,把古人《战国策》或者《世说新语》等中的故事通过想象力重写,增加可读性与现代趣味。当然,法律、思想,我们都希望有人来做。我的想法是专业性还要与社会学、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需求杂交,不那么简单。这就难了。所以真诚期望大家能伸手,投稿信箱,编辑部是Letter@lifeweek.com.cn;也可以直接发给我,邮箱两个,Zhuwei@lifeweek.com.cn或Lifezhuwei@vip.sina.com。事先声明的是,我可能因为忙,顾不得一一答复,还望事先体谅。看是一定会认真看的。
3.有关对周刊经济报道的批评
因为今天是发稿日,时间紧张,容明天发完稿之后,再与朋友们讨论。
4.关于我自己的博客
我想我会按自己兴趣写下去,只要我自己感觉有趣。我是个兴趣所致的人,这个菜园纯粹个人兴趣,物以类聚,感兴趣者来转转,欢迎发表高见、喝一杯清茶闲聊。兴趣不同者把它丢弃就是。我正与新浪联系,希望能破例给我一个可以发古典音乐CD资料的空间,以丰富我的爱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