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那边的歌--8、南岔古渡

(2006-05-12 19:15:45)
分类: 旅行日志

南岔古渡

 

  我原想等发春水后,这河里涨起了大水,淹没了那两边的沙洲,河流变得宽阔些了来的,但还是妒忌不得早早地来到了这里。

这是我第一次过南岔古渡。

湘西桑植县志上记载,清朝末年南岔就有这渡口了。现在,这个渡口岸上是个公共汽车停靠点,当然也就有了两三个小店子,使这渡口显得有些热闹。走下二十来米长的条石砌成的石坡,就是河边上船的码头。码头全是用石块摆成的,船就靠在码头边上。有好些个妇女在码头边上洗衣服。河水很深,那水清澈得见底,那些卵石呀什么的,看得一清二楚,使你 产生错觉,认为那河水顶多不过一米来深,真想跳下河淌水,或走过河去。河水并不是平静的,而是在稳稳地流动,使你并不觉得它在流动,倒是那些洗衣女拧衣服的白色泡沫,告诉了你水是实实在在地缓缓地流着呢。站在码头上,你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伸向对岸,那是一里多长的南岔小街市;再逆水向远处望去半里许,便是高耸的卧云山挡住了你的视线;你只能看见小河就象一条绿色的带子,从山的脚下飘过来,又向下游飘过去了。

那古旧的渡船在你脚边一声也不吭,老老实实地等待着你踏上去呀。这就是老人们说的那条,姓王的人家祖传驾驶的古渡船么?

船的外表是一层黑色的硬壳,想是那层防水的桐油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变化而成的吧!驾船的老头和孩子,是第几代渡夫的传人呢?坐在这古老的渡船上,轻轻地随波摇曳,老艄公的桨声仿佛在读着一页历史,那么古朴,那么醇厚,那么沉重。

由于沙滩水浅,船不能靠岸,人架起了两根树做的简便木桥。船头靠上去,下船过桥才到岸。其实呢,并未到岸,离岸还有五六十米;其实呢,也不是沙滩,而是卵石的洲,这也许是湘西北河床的特点吧。许多人在洲上挖掘着卵石,一堆堆地堆着,在暖烘烘的阳光下,许多妇女在卵石堆旁叮叮当当地锤着,把大的卵石碎9小;许多男子汉在光着脊背,把一堆堆卵石装上开下河了的载重汽车,大约是拖到城里去建设某项工程。这些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卵石,是河水与河床长年累月爱情厮磨的结晶。今天,他们被运走,去走进经济建设,这功劳也有河水的一半啰!

这河水,吸引着我沿着她卵石的洲向前走去。

河水在山脚边前,变浅了,变急了,流得哗哗做响。山开始两边对峙起来,陡如墙壁,猴子也许都攀不上去,显得是那样的巍峨挺拔,云挂在山尖上不动了,难怪它叫卧云山!河流也在峡谷里变得窄多了,深多了。走在峡谷里的路上,俯看低于脚下十多米处的河水,心情又平静多了,似乎有峡风贴在水面上吹拂,粼粼荡起层层翠绿的波;这水象是用绿色的颜料染过,深邃、宁静、温柔;对你充满一种诱惑,如一支手臂拽着、推着你去下河荡起小舟,撑起长篙,去拾取那绿的波纹与涟漪;伸出胳膊,让这水给你染出个绿手掌、绿手臂来。偶尔有小船满载木材或满载卵石从峡底浮出,更添幽静的情趣。走在这行人特少的峡谷里,禁不住要“噢~~~噢噢~~~”地扯起嗓子高声叫喊,于是呢,那两边的山壁,就会把声音回过来;我听了,觉得还有一个我藏在对面那坚实的山的肚子里,也向着山“噢噢”地叫喊呢;我屏息细听,还发现这山把我的声音还加上了一点山歌人的韵味儿。我忽然想到了三峡,虽然南岔的卧云山峡谷没有三峡那么有名望,但它的山同样高竭行云,只是峡没象三峡那么凶险,水流也不象三峡那么急剧,水是绿的,水平坦如镜,兼有三峡的阳刚,桂林的阴柔,有一种秀丽与雄伟揉合的各谐之美。在湘西北,这样的峡很多,如果说这就是湘西北山与水的一大特色,也是恰如其分的。

    阳光一直静悄悄地照耀和陪伴着我,使我觉得如此的温暖舒爽,简直让我分辨不出是阳光的和暖还是这山水给我的快慰,从而使我久久不愿离去。当我返回到古渡,立在渡船上回望,那峡谷又退成淡淡的背景,清晰地衬托出卵石的洲。劳作的人、小小的街市。尽管县志上所开的那小小街市上的八卦楼,已随历史而去,无可找寻,我也满足了。我想:这还是早春呢,山上的野草还未完全变绿,山上的野花还未遍地开放,这河水还没有涨起来呢!如果再过几天来看,这山换上了春天的艳妆,会要增添一种少女的风韵的;这水也会变得开阔汹涌些,也会要增添一种男子汉的魅力的;这渡船也会增添新趣的。到那时候,再立在这大木船上,就会看见山上流下的绿色春意,顺着这河向你泻过来,将我涌得个春色满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