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鲁迅纪念,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版权等问题答市场星报

(2011-10-28 14:43:16)
标签:

文化

    1 “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 

    在毕加索这个问题上,当然一直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这也正是大师留给我们的必然效果。但是,作为世界重要艺术家,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普世的价值标准上,去理解艺术,应该抛却那些顽固的艺术标准,而要更注重感受性和陌生性,从而去接近大师、理解大师。我参加过世博会的一些官方活动,作为闭馆后的后续策展,我相信应该寻求一种更妥善而合理的方式。

    2 鲁迅逝世75周年

    关于鲁迅的精神遗产当然弥足珍贵,但我们如今要做的,更多的我希望是能还原一个正常的鲁迅,一个具体的鲁迅,应该把鲁迅从道德神坛上拉下来,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鲁迅。我以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过鲁迅与中国现代性建立之间的重要性,但我们仍然没有更清晰地梳理鲁迅。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批判,有其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和阶段性,我希望公众能够更真实地了解一个人间的个人化的鲁迅。

     3《见与不见》作者胜诉

    这件著作权官司,带有某种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其对博客首发作品的著作权鉴定问题,我们发现通过对于首发时间、方式以及电邮等电子方式的综合判断中,得出该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当事方。而关于原告方的请求的其他方面,因为图书中关于该作品的使用目的在于解析一个更大整体的艺术,因而不作支持原告的其余请求。我认为在当下,著作权问题凸显了诸多的新特征,那就是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市场星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