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在金鸡百花电影节又恢复了编剧奖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陈家桥:剧本乃一戏之本,我很难想象一个电影奖中会缺失编剧奖。前段时间,美国的电影界,发生编剧集体罢工的事件,在世界电影最发达的美国都会有编剧受到不平等对待的事情,何况在我们这里?我前些年介入电影比较多的时候,其实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当然更多的是听到身边的朋友遇到这种不平之事。至于现在的编剧自身的问题,可能也存在水平不整齐的情况,甚至有枪手代写,模式化生产剧本等等。但不论怎么说,编剧的权益是必须要受到保护的,还有就是经常发生的编剧的署名权被剥夺的事情,这都是需要正视的。
记者:感觉现在很多大片的编剧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人,这事你怎么看?
陈家桥:其实中国的电影编剧应该讲并不好生存。因为中国的电影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专职做电影编剧是很有风险的。电影主要是导演的艺术,编剧就是为他服务而已。在中国的编剧这一块,相对来讲,刘恒可能要稳定一些,其他的,都比较没有话语权。
记者:你有比较欣赏的编剧或者电影吗?
陈家桥:目前我比较看好的电影导演是波兰斯基,他去年的《影子写手》影射英美发动的战争,非常棒。他的《雾都孤儿》也很好。我觉得活着的电影人里,他是不错的。在历史上看,《教父》是个杰作,编剧也非常好。当然像法国新浪潮的那一批也很优秀。在我们自己的电影中,我觉得《本命年》这个电影在讲述人的命运这一点上,是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台湾有一批好的导演,比如杨德昌。但坦率地说,电影是个工业革命的产物,目前我觉得电影还是美国的更为成熟。
记者:有没有想过专门做编剧?
陈家桥:我不会去做专门的编剧,我想惟一的原因就在于作为编剧,我并不能独立决定一个电影的走向。而写作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因此我不排除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去导演电影。艺术从来就不是钱的事,更别说中国的电影编剧了。
记者:对金鸡百花电影节有什么印象?
陈家桥:应该讲金鸡奖和百花奖是两个奖,当然后来合并了,这两个奖在记忆中都还是很有意思的。我记得早些年流行贴画的时候,会有很多获奖演员的印刷画在卖。电影有红火的时候,但后来有一段时间国产电影几乎难以为继了。这几年中国电影有起色了,但是这里面值得警惕的东西也很多。比如我们现在有些导演似乎对于去西方电影节拿奖非常热衷,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自己的标准有那么一点问题的话,西方的趣味实际上更值得怀疑。电影必须拍给观众。
记者:今年在合肥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你关注么?
陈家桥:今年的电影节放在合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今年的提名我看了一下,《唐山大地震》《钢的琴》两部风格不同的电影可能是主要的竞争对手。遗憾的是《让子弹飞》并没有被提名。任何评奖都是有游戏规则的,只要是在规则里,做到公平就行了。对于这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我相信至少会为我们这个城市带来一些对电影的热情,电影是人类的做梦的方式之一,希望我们这个城市的人们和来参加电影节的人一起,做一个好梦。 (新安晚报)
记者 蒋楠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