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吃是我小嘴的事业,而用来打拼我吃的江山的,只是两只木质的小棍而已,比孙猴子还多一根,惭愧惭愧,谁让我长得胖呢。
这两根小棍,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专利和骄傲,所以,今天我们就说说筷子。
筷子有什么可说的?的确,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讲,筷子是我们生活中自然的存在部分,筷子已经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像空气一样不被我们感觉却又每餐都离不开。
筷子起源于什么时候?或者说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学会了使用筷子?其实,在学历史时,老师说到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会使用工具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工具就是筷子。你想啊,随手从地上捡两根树枝就可以使筷子了。多么简单和自然啊。但是在我见到了外国人使用筷子之后,我知道我大大的错了,外国人在进化了这么多年后还不能马上就学会使用筷子,何况原始人呢?专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带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处肌肉,这么复杂的动作,幸亏我从小练就的童子功,今天让我再学可学不会。
所以说,筷子的发明(使用)肯定不会是在原始社会初期,关于筷子的起源,有一个故事,说的大禹治水的时候,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一次,大禹饥饿难忍,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这个故事说明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就变成了筷子。可以说,筷子的形式早就已经变得完美了,所以,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它的样子依然没有太多改变。当然,它的材质有很多变化,普通木材的,檀香木的,象牙的,金属的,等等等等。可以说,什么材质都可以做成称筷子,液体和气体除外。
所有的材质里面,我最反对两种,那就是象牙的和一次性的筷子。大象太惨了,地球人都知道,这个话题就不多说了。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这种筷子浪费木材,地球人也都知道,也就不多说了。但今天我反对,强烈反对的是第三种:用一次性筷子加工的一次性筷子,这不是绕口令,这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原先我们不是说一次性筷子浪费吗?现在有人想出了一次性筷子再利用的办法,就是把使用过的筷子从饭店回收,然后重新加工成更细、更短的筷子,装在袋里,冒充新的给你使用。电视上演过一个加工这种筷子的黑窝点,都是从泔水里捞出来的筷子,然后用水洗一下,然后晒干,再经过车、削等工艺,一双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的筷子就生产出来了。怎么样,够恶心的吧?所以,吃饭时一定要看仔细,如果筷子是分体的,而且特别细特别短,那么,八成你就是遇上了用一次性筷子加工的一次性筷子了。这种筷子,想想就没有食欲了吧,说起来,这真是肥胖者的福音啊,我那小嘴减肥有望了!
人人都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可如今这筷子可是“病从口入”最直接的传递者,筷子做为餐厅的消耗品和我们的使用品,也在衡量着经营者的良心啊。所以,只要使用这种筷子的餐厅,我绝对不会在这里就餐。你想,为了一双筷子的几分钱而放弃最起码的卫生标准的餐厅,我们还能说他什么呢?另外,这种筷子多出现在一些路边的小吃店,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