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代国学-“男有分女有归”得重新解读?

(2010-03-26 10:01:38)
标签:

时代国学

礼运大同篇

男有分女有归

酱缸文化

精神归属

觉悟

文化

分类: 时代国学

   “男有分女有归”得重新解读?

 

国学热当头,避免食古不化起见,我开始着手漫谈“时代国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礼运大同篇里的“男有分,女有归”,直接从语意上看,完全可以理解那个时代的男女生涯大不同,为各得其所而明确了男人当有财产,女人当要婚嫁,男性以维系传宗接代,女性以维持日后生计,实无可厚非。

 

于是婚约就难免和利益相生,到今天很多高校女生还是认定“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骨子里跟21世纪新女性可说大相径庭,特别是我们脱贫以后,对有没有房产非常计较,已经到了男孩若没房子,就不嫁女儿给他的程度。然后女孩到处相亲、交友,无论如何得赶在三十前嫁掉,否则就“掉价”了!

 

过去有人将中国文化贬之为“酱缸文化”,正是因为由上而下的威权力量,大到国家“教忠”小到家庭“教孝”,忠孝还得两全,始终在服膺一个集体价值,几乎把“以人为本”的个体价值丢开了,导致普遍不懂什么叫“尊重生命”,什么叫“独立思考”,人际关系都搅和在街坊邻里、亲友同事论长短道是非,媒体也只管媚俗热闹,动辄鼓励辩论、竞争、角斗和强化冲突点上面,在在使得国民素质教育滞后先进国家许多。

 

然而,“男有分”从现实面来看,很多男生在学校成绩已经落后女生一大截,到工作场上,他们一般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男人而是女人,一方面是很多职业要求表达、沟通能力,这些恰是男人的弱项,另方面,不少当红行业几乎是女性天下,如教育、服务、文化传播等。这些都意味着男人在创造资产能力上,不一定强过女性,或者说“有分”的女人会越来越多,男人如何再承受养家活口的重责呢?

 

当女性经济条件上来的时候,她们还是仰视男人,寻寻觅觅比她强的,但显然大不易啊!有钱的男人早被一群女人包围者,多是赶着把自己嫁掉的年轻女孩,因此才有“剩女”一说,我很少看到她们有几个能底气十足的享受单身日子,反觉得无所归依、茫茫然的倒不少,都如此这般,我们还需要再强调“女有归”吗?

 

此外,女人越有“归属感”的焦虑期待时,或者草率结婚,或者婚后情感依附男人不顺心的,都使得离婚如儿戏般的现象日趋普遍,有人归因于手续简便,那恐怕是表象,更深层的是女人被“洗脑”了几千年,若没有自主自立的意识,就只能让外在环境牵着走了。

 

反观西方人常说的“none of your business”(干卿底事?),就是挑明自己事自己负责,别人无需介入,包括父母在内,尤其是婚姻,单纯到一代归一代,尊重每一个生命体,不强加意志力给对方,这样不管男人有没有“分”,女人有没有“归”,都不是父母或社会要求他们应该履行如仪的。人际关系之间单纯、有礼,个体显得明理、成熟,表现出来的文明素质自然大不一样了。

 

因此与时俱进的话,可将男有“分”,解释为男人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凡事负责任;女有“归”,则是女人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更多修养自身,服务人群,那么即便单身,也能过得滋润有意义。在这个前提下培养出来的男女素质,肯定是具备人格魅力的,无论工作或婚姻还会困难重重吗?

 

希望我们再捡回老祖先大智慧的时候,不是生吞活剥,而是存菁去芜合时宜,儒学固有的教忠教孝结构如何回归人本,是当今我们面临地球生态丕变,亟需要个体修养、灵性进化的重要课题,如此才懂得爱自己、爱别人、爱地球真谛为何,也就必然能成为好国民、好子弟了,这完全不背离忠孝意旨,但却是从自体觉悟开始,而非威权教诲、盲从集体价值观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