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环扣乐活年0313-在读心书会,电影讲谈里能学什么?

(2008-03-13 07:33:26)
标签:

读心书会

电影讲谈

国际礼仪

国学经典

文化

分类: 博客乐活学堂

 在读心书会、电影讲谈里能学什么?

 

◎培养维护隐私的安全分享气氛

 -以不批判的心态聆听分享,相互支持。

 -真诚地打开自己内在的感受,透过我们相通的情绪,建立默契。

 -不论别人分享正面或负面的经验,我们都要在事件背后,学习看出他们“表达爱”或“呼求爱”的真正需要。

◎尽量尊重个人所需讲述的时间与过程

 -支持对方找出他们自己的答案,而非一味给予建议或设法改正别人。

 -在彼此的支持下,学习信赖自己内心的指引。

◎抓紧书会或影谈的真正目标

 -书会或影谈的目标是为了自我成长,而非治愈他人,但我们相信,自我疗愈的过程,必然有助于他人的治愈。

 -尊重别人所需经历的过程,容许别人一时找不到答案,只需继续给予对方关怀与爱的支持。

 -在每一个互动中,放下自己的担心及批判,学习理解与宽恕,为团体带来心灵的平安。

 

这原本是“读书会应有的素养”准则,而每每我在《读心书会》或《电影讲谈》活动担任导引时,也尽量恪守此一原则,但我们静心细想平日与人交流、分享,也倾向学习这种态度的话,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对我们教育孩子会发生哪些影响?目前可见的电视谈话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几个如此温暖的沟通方式?

 

我们现在最不需要的交流模式就是质疑、斗争、咄咄逼人了,因为它已成了两三代人的沟通习惯,以致于大多丧失了观察别人优点、欣赏别人长处的能力,更别说共情于别人有多困难,而否定自己、妄自菲薄则时时可见,好可怜哪!我故意最后用这个滥情的字眼,是想凸显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当绝非偶然啊!而比较理性的字眼应该是“冤枉哪”,我们有否长进的空间呢?

 

我喜欢推荐西片或翻译书,主要是他们举手投足、字里行间都有浓浓的人本和尊重气息,且早已内化成意识的一部分,完全不需要捉襟见肘地看别人眼色行事了,所以随口就赞美孩子,处处礼让别人,言行举止从容优雅,不随便介入别人的私事,因此,别说书本、影片里有什么了不起的乾坤要学,光这些咱们都学不完了,却也得是虚心、安静下来后,才霎那能明白点滴,而渐进修正自己的行止了。

 

很多人花钱学国际礼仪,如果没有看懂人家由内而外的气质,是有人文学习背景的,那么表面皮毛用起来反而别扭、不自然;同样国学经典即便能够琅琅上口,但没有在生活素养里落实,也就是用脑袋算计远远多过用心感悟,只会落下“大头症”,光拿理论、知识来数落、论断别人,而没有内观、自省是否身教取代言教以服人?或许就从不起眼的书会、影谈之游戏规则里学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