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怀恩
怀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462
  • 关注人气:5,0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环扣乐活年0314-“我是为了你好”,真的吗?

(2008-03-14 08:23:55)
标签:

精神障碍

教育

分类: 生命感悟

   “我是为了你好”,真的吗?

 

“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咱们一点都不陌生,尤其用在亲情或教育上最多,说的时候总理直气壮,有点怪罪对方不识好歹,要不就很委屈,意味着“我可是牺牲奉献哪!”结果害得对方不领情也不好,可是又根本不是自己想要或想做的,久了,耐不住了,矛盾激化,怨怼加深,回想一下我们自身有多少这样的情节,日日周而复始地上演着?

 

我的老父亲每天面对着他两个有些精神障碍的儿女,也就是我的弟弟妹妹们,看着他们懒散,就难免念念叨叨,因为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他们好,希望他们建立起好习惯可以自我照顾,可是站在病人的立场只感受到干扰,更加不耐烦,于是冲突不断。

 

我呢?知道照护病人很不容易,除非失控需要立即的医助,否则就尊重他们的活法,要不默默地做而少些抱怨,保持一个平和的互动,但真是知易行难。所以我总是走到哪里都给老父留个住居空间,希望他能够缓口气,换个环境,也处心积虑要为家人做最妥善的安排,但是他执坳、操心的个性,就是要跟他们呆在一起,但又唉声叹气地经受着磨难,我俩唯一的争执就在这个点上再三循环。

 

多少家庭都在“我是为了你好”的认知里环环相虐,却很少人能欣然接受别人的好意,说来多耗损心神和恶化关系呀!近年我通过不断学习如何看待身边人事物,然后拿回家里运用,首先自问:我真的是为他好吗?还是要减少自己没有留在他身边的内疚?于是开始改变我的态度,多多赞美、鼓励弟妹们,病人也需要别人的肯定,回头再跟老父说他们有进步,做得不错哦!以缓解他们的纷扰。当他提到身体哪里不舒服,只需适切地关心,不要责怪他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进而对他其他的能耐,例如为房子改建事参与开会等,多给与赞赏和支持,使得大家都朝向个人自信、自立发展,彼此可少些干预。

 

事实上,我们谁都改变不了对方长久以来的认知惯性,强扭转它反而治丝益棼,唯有放下对别人的担心,采取关心却不介入和指导的方式,就能心平气和地和对方交流沟通,让对方乐于跟我们互动后,自然听进去我们所说的话,至于最终对方如何处理,那是他的选择,我们只能理解和尊重。

 

我们都懂得良性比起恶性循环效果天差地别,如果我们做为驾驶者,首先向阳光奔去,后头当然就一路阳光,反之,却回头指挥着旁边人的车跟着我们的方向走,但他们原就有自己的路径,肯定要拉扯一番,这时候反而乱了阵脚,徒劳无功。

 

至于坚信“我是为了你好”的,夜深人静时不妨仔细感受一下:我不是对方,我怎么知道那是对他最好的?我那么急切为他好,是怕他给我带来麻烦?还是破坏了我的计划?最终是要避免内疚?或是补偿自己的遗憾?我对别人加诸于我的“我是为了你好”也欣然接受吗?抑或压力很大,深觉反感?扪心自问后的答案,可能会带给我们一些新视角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