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插板阅览室老师校长诗歌比赛教育 |
分类: 文化 |
给我对书热爱的老师
讲到读书,我忘记不了我的老师,在我白发苍苍的今天,回忆我的一生我能为社会干点事,如今还能保持活力一往无前,我要总结就六个字“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知识的源泉,是我进步的阶梯。对书籍的热爱是老师给我的,忘不掉那些曾在读书上给我关怀的老师。敬爱的老师,我多么想给你们深深的鞠上一躬,老师谢谢你们啊!
我出生在一个没有书卷气的城市贫民家中。读小学四年级时,我每天中午在街道食堂吃饭。学校里有一个地理老师,姓李,高高的个子,满头白发,黑黑清癯的脸盘,嵌一对充满忧郁的眼睛,步子总是那么沉重缓慢,沉默寡言,好象有许多许多心事。我们在一起吃饭,我有时为了省下钱中午去看降价电影,我是不买菜的,只喝食堂里的菜汤。有一次,他给我买了菜。他告诉说,年轻长身体,这样不好。中午可以看看书。李老师在学校是管教师员工图书的。他借给我《臧克家诗选》、《闻一多诗选》、《艾青诗选》等等,这里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读诗能使人灵秀,那些深刻的语言,美丽的诗句,使我如痴如醉过,使我小小年纪思想变得丰富和深刻。我们的辅导员曾告诉我,他出身是地主,还是一个内定的右派。不过那个眼睛有点斜,同学暗底里叫她“对眼”的女人,长得太不漂亮,我心里从来不喜欢她,对她的话是置若罔闻的。
到了中学,一个姓洪的教生物的老师,是他的信口开河;还是所谓研究成果,说人类最终是要返祖,回到猿猴去。为此戴一顶右派的帽子,离开讲台,当图书管理员了。他带一副深度眼镜,满脸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是一个心急利索的人。图书馆收拾得井井有条,教师阅览室设置的精致文雅,非常有文化的品位。我第一次去借书,他看我要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诧异的眼光从厚厚的镜片里,看我这个刚刚跨入中学门的孩子。通过一番对话和询问,他满脸的皱纹堆成一朵花,他说这本书被老师借走了,答应一定给我留着。自此我受到特别的关照。图书馆我可以随便的出入,在教师阅览室我可以阅读报和杂志。我真正感到在书籍的海洋里翱游的幸福和快乐。我能借一本书、两本书、三本书、以致更多。
那时我放学后会偷偷溜入教师会议室,趴在椅子上偷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有《参考消息》。我们的女校长,解放前是学校做地下工作的,满脸严肃是人见人怕,她发现我两次,想不到她就和我说,你坐好看吧!有一次行政科的老师轰我出去,校长发现出来给我解围,表示允许,搞得行政科的老师无可奈何。有一次在图书馆教师阅览室校长又发现我,她又给了我特许出入教师阅览室的口喻,洪老师见到校长都同意,他借给我书的力度就更大了,还给我推荐一些好的书评。中学我参加过市里少年诗歌比赛,获过一等奖。作文登过教师语文园地,还多次被年级当过范文。我读中专后,文革时我去学校找过校长和洪老师,学校玻璃破碎,门窗都被木条钉死了。图书馆门口也杂草丛生,我站在那里发呆,心里难过,想念校长和洪老师,久久不愿离去。
到中专以后,一个姓黄的管理图书的老师,也不知什么原因,在读大学时内定为右派,找不到对象,在老家娶了一个没有户口的农村女人,他很有才华。外文书籍是能很快翻译出简要。也很擅长唐诗宋词。为了管理好学生借书,做了许多光滑的木板条,上面写着“插板抽书。抽书插板。”一到下午同学借书时,他时常用浓浓湖南话吆喝:“插板抽书!抽书插板!”我和他请教过唐诗,他一见我来,就分外热情,告诉我最近有什么新书,还和他的主管斡旋一番,多借给我几本书。文革以后,学校停课,一次学生抄他家,我拦住同学,堵在门口说:“一个老师,什么也没有”。使他避开了一次劫难。自此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想到他心里无限的惆怅。
想到自已关于书的故事,总觉得幸运和自豪的。现在回忆这些往事,有不少是酸楚的。老师是爱自己学生的,对成绩好的尤其喜欢,他们以学生的优秀为自豪。我怀念他们,我感谢他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