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欠郭川一篇访问记

(2016-11-17 08:34:28)
分类: 观星

我欠郭川一篇访问记

 

  逄春阶

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写过:我的生命/在憧憬中/不停地前行/总是在启程。不知职业帆船手郭川读没读过这首诗,但他的行动是对诗的最好诠释。今年他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在航行至夏威夷附近海域时,于北京时间1025日下午三点之后与岸上团队失联,至今没有信息,郭川家人和关心郭川的人,都祈求他平安归来。 

 2013年5月12,我在北大听过郭川的讲座,跟他有过交流。他给我采访本上的赠言是:向着梦想去探索去发现。郭川失踪后,我又重新听了他演讲的录音,他的声音平和,缓慢,浑厚,但是每一句信息量都很大,字里行间浸透了汗水与泪水。我粗略观察,郭川并不善言辞,有一说一,他说出了自己的恐惧,自己的软弱,自己的渺小。他的声音是有能量的,这是一个硬汉的声音,这是受到过风浪磨练的声音,这是内敛的、含蓄的,对浩渺大海包含着深情的赤子之音。在结束演讲时,他说,电影《燃情岁月》有个开场白,是一个印第安老人说的:有些人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且遵循它而活。其中一些成了疯子,另一些成了传奇。郭川,结结实实的山东籍汉子,成了传奇。   

 我是一个不合格的记者,当时也采访了郭川,但就因为懒散,而迟迟没有动笔,遮羞的理由是没找到更好的角度。郭川失踪的消息,我天天在关注,祈愿他能平安而归,觉得欠这位硬汉一篇访问记。郭川到北大演讲,是他刚刚经历了海上近137天、超过21600海里的艰苦航行回来,他成为第一个成就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伟业的中国人。他的纪录可以简单表述为:20121118日,48岁的郭川从青岛起航,先后穿越太平洋,绕过合恩角,横跨大西洋,经过好望角,斜穿印度洋,通过巽他海峡后北上回归青岛。据英国权威航海杂志《航海世界》统计,目前全球成功完成单人环球航行的水手不超200名,而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人数则更少。   

郭川的讲述,对我的触动很大。他是北航飞行器控制专业的硕士,三十多岁时成为某国企的副总,享受副局级待遇,事业可谓顺风顺水。但他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情,他确立了一个新的目标,他的人生就如航海一样,有了新航向、有了新动力,也有了新的困难和新的激情。他的选择,说实话,我做不到。他勇敢面对滔天巨浪,勇敢面对无边的孤独与寂寞,耐心面对繁琐的事务;他身上那永不服输、永不言败、永在挑战的激情,我做不到。     

郭川的选择,可能好多人不理解,日子平平安安,舒舒服服,多好呢。干吗要去打破平衡、打破平静、打破平安迎难而上呢?一个人,驾驶着帆船,漂泊在大海上,每天只能睡两个多小时,每次20分钟,最多半个小时,几乎每时每刻都面临葬身大海的风险。孤独的时候,就对着老天大喊大叫,甚至咒骂自己,像大海上的疯子。郭川的选择,从世俗角度看,有点儿傻,有点儿呆,但是他发现了作为人、作为男人的能量,他突破了自我,活出了自我,他活得很精彩。郭川达到了南宋心学宗师陆九渊诗中描述的境界: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我与郭川同龄,郭川长我七个月。他的选择,我也是经过了一个慢慢由不理解到理解,由肤浅的理解到比较深刻的理解的过程,理解了他的选择,也就发现了他的独特价值。人活着,立于天地之间,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不仅仅是匍匐在一亩三分地上冻不着饿不着累不着,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还有探索宇宙间奇妙的梦想。明代那个叫万户的军中工匠,坐在绑了47火箭的椅子上,手持两只大风筝,点燃火箭,不幸殒命。万户的努力虽然失败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新思维是世界上第一个,他被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科学家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我相信,郭川面朝大海的姿势,也会成为后来者的精神标杆。   

一个人在浩渺的大海上航行,是孤独的;避开了喧嚣,避开了常路,选择了漂泊,是孤独的。但他战胜了孤独。能战胜孤独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就是胸襟开阔的人。郭川的能量,能触动好多人的的灵魂,进而影响到他们的选择和行动,也许,换一种活法,是不错的选择,只要给人输送的是正能量。   

向硬汉郭川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