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星 |
诗人眼中的黄河
逄春阶
分类: 观星 |
致敬报纸美容师
逄春阶
我爱翻阅旧报纸的合订本,尤其爱翻战争年代的《大众日报》。那泛黄的一页一页,布满了灰尘。盯着模糊的字迹,我脑海里总闪动着一些忙碌的身影:在硝烟弥漫的山沟里,记者、编辑、检校、排版工、印刷工、发行员……人人献智,不计名利,满怀激情。而刘晓刚就是为美化版面付出了巨大心血的人。老人今年4月11日悄然离去,享年91岁。听到噩耗,
分类: 随笔 |
愧对刘玉堂先生
逄春阶
2019年5月29日凌晨,我正在无棣县的一家宾馆里酣睡,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朋友的口气几乎是大喊:刘玉堂先生去世了
分类: 观星 |
什么礼物能让你心头一热
——品2022齐鲁民俗网络春晚
逄春阶
若干年后,我还记得那个飘着雪花的冬夜,两个年逾六旬的盲艺人到我们村
分类: 观星 |
逄春阶
我很愚钝,一首歌在网络上已火爆了大半年,且迅速占领了KTV、酒吧、大排档,乃至广场舞大妈的音箱,我才第一次听到它。这就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上了牛年央视春晚的一首好歌。
第
分类: 荐文 |
写京剧评论必须着眼于它的“唱”
史震己(文艺报)2019年06月17
记得在央视戏曲频道的一个节目中,主持人问一位京剧名家:对戏谚“千斤话白四两唱”应如何理解,这位名家答曰:它充分说明念白
分类: 随笔 |
浯河边上找水芹
本家爷爷志华,长我两岁,小时跟他在浯河边上玩耍。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东跑西颠,而唯有志华爷爷离浯河最近,如今成了电视维修专家。我从济南带回一台液晶电视,替换家里那台老的,结果不会调试。志华爷爷三弄两弄、跑上跑下,图像就出来了。在天井里闲坐,喝着母亲炒的婆婆丁茶。志华爷爷
分类: 杂记 |
我的四个“第一次”
参加今年的省两会,我体验了四个“第一次”。
分类: 观星 |
质疑是另一种尊重
逄春阶
山东临清籍学者吴秋辉,1927
分类: 观星 |
磨戏,也就是磨自己
——观茂腔老旦夏美华
逄春阶
超级戏迷鲍先生批评我:“你观星观的多是遥远的星,其实在你周围就有好多,你是灯下黑。”于是,老鲍就引荐了山东高密的夏美华——茂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醉如痴地,听她唱,听她说,看她演,我越来越惭愧,早前咋就没注意到这颗星呢?
11月28日下午,匆匆赶到高密市某小区夏美华家,录制已经开始。我大气也不敢喘,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