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暖的“编剧相重”

(2016-12-01 05:35:24)
分类: 观星

   温暖的“编剧相重”

        2016-11-30

                                 □ 逄春阶

  温暖的话语,在寒冬里,是炭火,能融化坚冰。1124,我见到了知名编剧汪海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他敬重的编剧同行饱含深情的尊重。都说文人相轻,但我看到了文人相重。“编剧相重”,让人温暖。

  一般说来,编剧不如演员、导演的名气大,但是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靠好本子的文学品质,而好的本子,则是编剧的智慧。汪海林担任编剧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比如《楚汉传奇》《一起来看流星雨》《神医喜来乐》《铁齿铜牙纪晓岚》《说好不分手》等等,他可以夸夸自己,但他不说自己,他开口说的是三位优秀职业编剧:薛晓路(代表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北京遇上西雅图》)、姜伟(代表作《潜伏》)、林黎胜(代表作《寻枪》《天下无贼》)

  我说的是两层意思,一是汪海林尊重同行,尊重三个优秀编剧;二是优秀编剧之间互相尊重。汪海林说,近年来,薛、姜、林三个人互为策划。薛晓路当编剧时,策划是姜伟、林黎胜;姜伟当编剧时,策划是薛晓路、林黎胜;林黎胜当编剧时,策划是姜伟、薛晓路。他们的策划会,非常直接,不好就是不好,对作品挑刺,一点不讲面子,一点不留情面,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理由一二三,毫不隐瞒,没有顾虑。有了这样的铁三角,才打造出《潜伏》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们是互相补台,而不是互相拆台,这样才好戏连台,是添彩,而不是添堵,是互相提醒,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这才是友谊,是和而不同,是诤友。

  我总爱拿法国评论家丹纳的话来说事,不妨再引用一次,“人的心灵好比一个干草扎成的火把,要发生作用,必须他本身先燃烧,而周围还得有别的火种也在燃烧。两者接触之下,火势才更旺,而突然增长的热度才能引起遍地大火。”在艺术上产生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艺术家最大的幸福,这是文人相重带来的正效应。

  曹丕《典论·论文》中曾言:“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文人相轻,弊在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心胸狭窄所致也,心胸狭窄,心眼小如针鼻,则格局小,格局小,则无大境界。文人相轻,是内耗,是心障,传递的是负能量。

   囿于自己的小天地,不能自拔,别人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一朵花,面对生在自己身上的“无名肿毒”,也抱着孤芳自赏的态度,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这样的人,是典型的自恋。

  艺术家特立独行,保持自我,很可贵,但是保持自我,并不排除吸收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优点。如果故步自封,偏狭病态,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就是作茧自缚。文人相轻的时候,往往是在围绕名利打转的时候,纠缠在里面,患得患失,于是人性中的算计、倾轧、甚至造谣等劣根性都钻将出来,露出狰狞的面孔。

  当然,文人相重,不是无原则地吹捧,如果那样的话,就不是相重,其实还是相轻,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文人相重,重的是艺术,重的是专业,重的是创作规律,重的是人品,重的是超越了世俗意义上的友谊。唯有看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看重。所以,文人相重,惺惺相惜,其实也是文人相敬,相敬如宾。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理想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艺术才能大进。

  追求相同的人,围炉夜话,一起切磋,为了艺术,可以较真,可以脸红,可以出汗,甚至剑拔弩张,下不了台,但当冷静下来,则心情舒畅,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汪海林尊重同行,还注重维护同行的权益。2014,琼瑶诉于正侵权案,汪海林受邀以专家辅助人身份出庭,他只是义务地来履行职业编剧的责任,与琼瑶不存在一分钱经济的或其他利益方面的关系。这是一个编剧应有的操守,我采访他时,他如是说。他重的是优秀同行,他轻的是没有操守的同行,不但轻之,而且耻之,斥之。

  本周五,本报“周末人物”专栏有汪海林先生的专访。敬请关注。

    温暖的“编剧相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