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从母校门前过
逄春阶
1月22日,我从媒体上看到电影《孔子》导演胡玫、主演周润发到曲阜祭孔的消息。明星从我母校曲阜师范大学门前过,众人争睹于途。周润发的光环一直辐射到潍坊市寒亭区我妻侄女那儿,她都兴奋地牵挂周润发下榻济南的酒店,问我能不能到那个酒店去用餐。不求见到明星,到那酒店站站也是幸福啊!明星的魅力如此大!而我稍稍为母校遗憾。怎么不邀请周润发到校园里走一走呢?怎好让胡玫胡大导演擦肩而过?
3年前的4月22日,于丹到曲阜来讲学,全国各媒体都非常关注——到杏坛讲学,这小妮子胆子不小啊!但我注意到母校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我问其中的一位教授:“怎么不请于丹来讲上一课?”这位教授说,“于丹又不是学者,请她干么!我们学校讲《论语》的随便挑出一位就比她讲得好!”也许这位教授说的是事实,但是你能否认于丹的影响力吗?于丹不是学者,她是什么?难道只有关在书斋里皓首穷经,才算是学者吗?我的意思是,把于丹请到学校来,是一种姿态啊,于丹给你学校带来的岂止是知识,她带来的是一种当代人文学者的崭新理念,她带来的是当代学人的另类追求,她带来的是一种广告效应啊!我的母校,就在孔子出生的地方,你不打孔子牌,还打什么?!话又说回来,你这种心态,就是叫于丹来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来呢!我采访过于丹,当时她也是一直拒绝,我列举了一系列采访她的理由,用短信形式沟通了十几次,其中一个是我曾经在曲阜上过学,可以给她当导游。她对我跟曲阜的缘分很感兴趣,最后接受了我独家专访。
我的母校是培养教师的,有意思的是,偶尔也出明星。去年初,最火的电视剧是什么?是《潜伏》。导演就是学校历史系82级入校的姜伟,但当年母校招生宣传,我找来找去,根本看不到这一信息。而有的高校都把可炒的东西拿出来,比如培养了多少副省级以上干部等等,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咱为什么不可以把姜伟拿出来说道说道?
我想,我的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也太老实了,学校不愿请明星,你们请呀,请周润发看看学生们演的话剧《孔子》、请胡玫搞个影视讲座,请于丹(天暖和的时候)到学校后面的草坪上坐着喝啤酒聊天呀,于丹自己说特别喜欢跟年轻人神侃啊!你们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你们太老实,老实得有点迂腐!有些老学究不喜欢,让他们不喜欢去。讲错了,讲对了,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她讲出了影响,讲出了轰动,这才是我们要研究的。为什么咱们讲的没人听或者听者寥寥,人家于丹一讲,就听者云集呢?于丹的魅力在哪里?这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吗?不是去听她讲《论语》,而是去研究她的传播方式,研究她的演讲风格,这不也很有意思吗?如果曲阜学子跟于丹展开一场辩论,岂不更好?醒来吧,我的学弟学妹们!我们掌握最独特的资源,我们要把“孔子”留住。
有一次,我在济南见到一个学弟,他说是在日照呆了四年,连曲阜都没去过,听后,我心中一阵悲凉!上的曲阜师范大学,连曲阜都没去过!我的母校,你怎么好忍心让孩子远离孔子呢?怎么不组织他们回家感受感受鲁国的气息!
我很爱我的母校。希望母校越来越好。小儿去年高考,可选择的学校不少,最后还是选择了母校,我跟小儿讲,咱们父子成师兄弟,就是因为曲阜,那里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去处。我我斗胆向我母校提个建议,曲阜既然是个吸引名人驻足的地方,就应该抓住跟明人结缘的机会,每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来拜孔,都要让他的脚印留在离孔子出生地最近的大学校园里。甚至可以在校园里单独劈一块地,就叫“名人足迹”。把脚印踩在上面凝固住,做个永久纪念,这不是非常独特的校园文化吗?我曾到法国的电影之城嘎纳去,在小城广场上就有国际明星手迹的模子。名城得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算什么名城?名校更得有知名度,没有知名度算什么名校?
当然,校园安安静静,是最好的。但偶尔地请来个把明星调节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不也很好吗?明星们顶着光环从咱门前过,热情地像朋友一样发出邀请,喝喝茶、聊聊天,吹吹牛,不正合乎孔子的话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