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声抚慰受伤的心灵

(2009-05-13 22:35:51)
标签:

地震

文化

分类: 观星

 

歌声抚慰受伤的心灵 
 

                                         □ 逄春阶

 

    原来,我固执地认为,面对灾难,面对幸存者,我们不宜搞一些演唱会等综艺活动,对包括央视在内的好多电视台动不动就把那些幸存者(尤其是小孩子,我见到那样的镜头就揪心地疼)请到舞台上,让他们掉着眼泪面对观众讲述的做法颇有微词。这样会不会重新戳开伤者刚刚愈合的伤疤?因为灾难跟娱乐不搭界,娱乐应该离灾难信息越远越好。我们应该沉默,跟受到伤害的人一起去感受悲伤。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后,任何嫁接其上的轻佻的娱乐和商业炒作都是野蛮的。

    但是去年7月,我作为山东慰问演出队随队记者在北川呆了十几天。看到灾区人们非常喜欢艺术家们的演唱,我的看法有了一点改变。轻佻的娱乐和商业炒作灾区同胞不需要,需要的是健康向上、暖人心扉的“娱乐”,而且不是一般的需要,是非常渴望。

    我记得山东演出队首场演出是个晚上,有两次室内照明电断了,演播现场一团漆黑,我们的歌唱演员没有停止演唱。一开始,当地电视台记者迅速打开了新闻灯,对准了演员;接着,又有几束光束亮起来,这是武警战士随身携带的小手电,还有几处微弱晃动的光,那是观众打开了他们的手机来照明。全场掌声、歌声一齐响起。让我非常感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趴在窗外听歌,一边听,一边随着音乐节奏用手指在窗台上划着什么。闪烁的微弱的光,映照着漆黑的屋子,但是歌声却如明亮的灯火。正可谓歌声在,光明就在。

    白天有场演出是在山坡上。青年演员李朝霞上台唱起《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成都军区驻滇某师老山主攻团战士把刚从山上采来的一束山花献给了她。在台下的小孩子们纷纷效仿,也到山地里采集山花献给歌手。我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带着泥土的山花,更带着听者的敬意。我想,被人遗忘的长满山花的山坡,是最需要歌声的地方。可是,这里往往没有歌手来。

    我一直记得北川县桂溪乡一个叫廖凯的同志对演出队说的话:“灾难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创伤,记得小时侯,我受到伤害,母亲就用儿歌给我解除疼痛。今天,山东的艺术家的表演是一样的效果,就跟母亲的歌声抚慰受伤的心灵一样。”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演出队经过桂溪乡凤凰村,援川办的同志指着窗外的山体滑坡处说,这里有 700 多个孩子被埋。正说着,弯弯的山路上,有三个系红领巾的小学生走过来,边走边唱。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幸存者,听着他们的歌声。我们的车队驶过他们身边,这时,我看到这三个小孩子自觉地排成一队,朝我们行起队礼。见此情景,艺术家们好多都流下了眼泪。

    我经常回忆在北川的日子,想起趴在窗外听歌的老大娘,想起朝我们行队礼的孩子们,也当然想起那些为灾区人们送去温暖歌声的艺术家们,他们是郭跃进、翟萍、雷岩、刘金华、徐少华……

    我愿意“观”这些自觉贴近百姓的明星们,因为他们的表演,他们的歌声,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精神上的滋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