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无视她的真诚
——观张柏芝
逄春阶
搅进“艳照门”的张柏芝,一年后终于打破缄默,面对媒体,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起那场风波。一时间,对张柏芝的评论五花八门。窃以为,尽管张柏芝可诟病之处甚多,但细看她站出来诉说的姿态和内容,就不能无视她的真诚。
张柏芝可以选择继续沉默,选择逃避,像鸵鸟一样。因为这场风波已经过去,能不提它就不提它,时间能遮蔽一切,好像从未发生过。但她最终选择站出来。当然,也可能她有功利心,是为复出加温,为恢复人气,不得已而为之,但她站出来是事实,她以真诚态度给公众一个交代是事实。揭除刚刚愈合的伤疤绝对不好受,大倒苦水的滋味绝对不好受,这个选择对一个弱女子来说,很关键,也很难,需要勇气。
她说把自己囚禁一年,天天在自责,尤其是面对自己幼小孩子的时候。我相信,这都是她的真话,幼小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能让她看清自己的过失。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她还有自己的做人底线,还没堕落到底,还有羞耻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既成事实,该追究的追究,但更应该看当事人对过失的态度,有了过失,最起码的态度是羞愧,是无地自容,接下来才是改过而自新。张柏芝的选择,是好多明星做不出来的,也许她最该感谢的是自己的孩子,孩子让她走上正路,孩子让她重生。
“艳照门”彻底把她打到人生的低谷,让她从天上落到凡间,从而找回久违的普通人的感觉。如果一直是风光着,那就会因得意而忘形,就会就不可一世,天天膨胀着,被人捧着,高看着,她就不会沉痛反思。人往往在监狱里反思、在被人骂的时候反思,在狼狈的时候反思。这时,世态炎凉就体味出来了,体味到刻骨铭心。这一年的感受,足以让张柏芝回味一辈子。
当然,张柏芝的访谈,还是躲躲闪闪。她说:“我是公众人物,我是偶像,我自己做错事会影响下一代的人,所以我同身边的人讲,不要再讲我是受害者,我不是受害者。”她能认识到这一步,说明是真反思了,她在理性上不强调自己是受害者,但在访谈中,又不自觉地露出怨妇心态,痛骂那个陈冠希(这个玩意儿该痛骂),说他不讲信用之类,中心思想是:男人靠不住,除非猪上树。以弱者姿态来赚取公众的同情。我看了就不舒服,恶果是你和他一起种下的,两个人“玩”过了头,他抖搂出来炫耀,你自难逃干系。就跟两个贼偷了一件东西,偷的过程还拍了照,其中一个没保管好,被抓住了,你就埋怨他大意一个样。过分对陈某人咬牙切齿,并不能洗刷自己的清白,只能是越描越黑。但我相信,她对陈某人的恨应该是真的,她一泻而下地说出来,也许好受些。
张柏芝还不到30岁,人生之路还很漫长,我想,她的真诚,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宽容,使自己能正常地融入社会,而不背沉重的包袱。经过丑闻的“考验”,她也算丰富了阅历,代价是高了点儿。这样的阅历很独特,独特阅历该让她对人生把握得更深刻,对艺术的理解就会上个层次。
我倒有个想法:就是让张柏芝自己演自己,拍个类似“艳照门”
这样内容的电影,张柏芝把自己的心路历程演出来,把娱乐圈里的潜规则,把丑陋的一面演出来,顺便把自己的委屈把对陈某人的恨也演出来,也许这样更能实现自我救赎,更能从根上洗刷自己的耻辱。我相信她会演得很精彩。这也许会像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一样,流传于后世。我这绝对不是戏弄之言,这是真话,娱乐圈早就该出一部这样的大制作了,早就该有人出来总结总结了。不知张柏芝有没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不知娱乐世家老谢家有没有这样的气度?
不过,张柏芝这次找媒体倾诉完,毅然决然地退出娱乐圈,从此藏身于人海,相夫教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