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牵挂当做生命常态

(2008-06-04 09:15:16)
标签:

抗震救灾

杂谈

分类: 观星

把牵挂当做生命常态

                         逄春阶

http://image.cnwest.com/attachement/jpg/site1/20080603/001372d8a31409aeed0e5d.jpg

http://xmwww.com/uploadfile/fun/uploadfile/200805/20080527022503971.jpg


  目前,大家都在想为灾区人们干点什么,影视娱乐圈也不例外。所有的这些都让人感动。我很赞赏上海电影人的做法,他们做什么呢?《解放日报》报道说,他们在做纪录片和科教片。导演张丰说:“拍摄灾难片也许还会讨论场景设置是否可信,但在真实的灾难面前,现实的力量可以让每一个人肃穆。”他们目前还无暇设想选题或者构思走向,只是尽可能多地留下真实而撼人的素材。“我们没有设定归程日期,只想尽可能地去拍、去记录。”

  但我也注意到,有近10个剧组已经进驻灾区,要拍影视剧,有一个剧组还要限时30天内拍出来,要拍成第一部汶川大地震电视剧,听说有好多明星加盟。我很理解这些影视工作者的热情,理解他们对灾区人们的深厚感情,理解他们争第一的急切心情。但我觉得太仓促,一仓促,就容易粗糙。赶工期,往往赶不出好东西。影视创作是有规律的,不是你随便拍拍脑袋就出来的事,它起码需要沉淀,需要时间。我们要面对现实,现实是什么呢?地震刚刚过去,灾区人们的伤口还没有愈合,他们现在需要的是抚慰,不是我们过多地去打扰。其次,那么多的新闻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已经让观众受到了心灵上的震撼,你电视剧让演员来演刚刚发生的一切,越是明星演,可能效果越差,差在哪里?差在“眼熟”。现实的惨烈场面还没有模糊,还没有跟观众保持一段距离,你去表演这种场面,效果能好到哪里去?

  对大地震深刻内涵的认识,非得要在痛定思痛之后。这需要我们的艺术家深入来挖掘、思索。对悲情事件的迅速反应,新闻报道更能见其所长。而故事片、电视剧完全不必来抢,有的是时间来琢磨。一个大事件,必然会产生大作品,可以说,那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精神纪念碑。而巍峨的精神纪念碑,则需要艺术家一砖一瓦地来垒筑,需要满腔热血来浇灌,需要时间的淘洗,需要观众的认可。叶燮在《原诗》中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这是艺术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的艺术家应该朝着这个境界前行,这当然需要足够的能量。

  要积聚足够的能量,最需要的是艺术家得沉住气,别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铺垫工作,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做起,比如收集报章、电视新闻、广播新闻资料、图片、实物(比如遇难学生的书包)等等。叫我看,上海电影人拍摄记录片、科教片就很好。他们尽可能去拍,去记录,不去设想选题,不去构思故事走向,这种原汁原味的做法,我特别赞赏,这就为将来构筑的精神纪念碑打起一个坚实的底座。这工作,也许默默无闻,但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再说说明星们,也该沉住气,不能心急。明星们平时的工作节奏像陀螺一样不停,观众催,经纪人催,娱记催,一天到晚,他们连静下来思考的机会都没有。他们要赚钱,他们要出镜,他们要人气。有些明星两天在娱乐新闻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就发慌,就上火,就有危机感。这是个非常脆弱、非常紧张的群体,心理紧张,生理也紧张。我采访过好几个明星,他们说天天都要吃安眠药,不吃安眠药,就不能睡。为什么要吃安眠药?心事太多,患得患失。

  但是,大地震让一切都变了样,娱乐圈的节奏突然放缓了,不再那么风风火火了。我真诚希望因为一场灾难的突降,让娱乐圈得到净化。而净化的前提则是戒除浮躁之气,以这次灾难为镜,重新体味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珍贵。让精神来一次真正的淬砺。

  我期待着我们的艺术家和明星们,把牵挂受难者当做生命常态,把尊重个体生命当成最高准则,在不远的将来,都能捧出发人深省的好作品,以告慰汶川大地震所有遇难者的在天之灵。
  但这一起都需要时间,也许三年,五年,也许更长,让我们慢慢等待,慢慢地退回记忆深处,别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