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善生:我刚好是路过的代笔者

(2008-05-30 09:50:54)
标签:

地震

杂谈

分类: 专访

苏善生:我刚好是路过的代笔者

                                             大众日报记者 逄春阶

W020080530256992663144.jpg

 

  “我一共写过三首诗”

  曾经被边缘化的文体——诗歌,突然因为大地震而冲上前台,全社会迸发出的巨大诗歌创作激情,让人始料不及。报纸开辟了诗歌专版,网络制作了诗歌MV,电台有了诗朗诵。专业的诗人在写,非专业的诗人也在写,他们都在倾吐,都在流泪书写着心中的痛。正如新华社记者王海鹰在“新华调查”中说的:“人们用诗歌抒怀,表达灾难的悲惨和痛苦、人们的坚强与希望,表达灾难中各种各样的爱与温情。借着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
  在网络上,有一首诗流传甚广,这首诗叫《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见题上诗作),好多人都为此流下了热泪。记者看到于丹参加了东方卫视的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深情地读到这首诗,几度哽咽,而于丹也是潸然泪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现在哪里?成为各媒体的一个关注点。大多数人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山东日照的青年苏善生,他还因为这首诗被邀请到了湖南卫视,做了一期“五月的烛光”的节目。5月27日下午,记者通过QQ和电话对苏善生进行了采访,现整理如下: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是什么时候发现《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在网上火起来的?
  苏善生(以下简称苏):大约是5月16号左右,有朋友跟我谈到的,一开始我也没在意。
  记:后来呢?
  苏:后来,就有人发帖子,通过IP地址发现发贴人在日照,就在网上公布了我的名字。我觉得,谁写的不重要了,关键是表达出了大家的情绪。
  记:你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写这首诗的?
  苏:汶川地震的第二天,我看到一张图片,废墟里一个孩子努力伸出一只手,这只手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也令我想到了另一只手——我女友的手,她现在已经不在了。她患病的1年中,我拉着她的手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求医问药。医生当时断言她只能活1个月,但我却握着她的手走过了1年时光。
  我那时告诉她,“抓紧彼此的手,就抓住了明天的希望”。这与地震中孩子的手是不一样的手,却代表着一样的希望。于是我写下了《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诗歌不是凭空而来的。其实它的母本在三年前就有了,原先的名字叫《亲爱的请抓紧我的手》(诗作见图片下),是为了祭奠我和她最后时刻的。
  这首诗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虽然表达的是男女之爱和母子之爱,但都是大爱。这是一首为灾难写下的诗歌,它的作者是谁不重要。没有自己去世的女友、没有那些遇难的孩子和母亲就不会有它。这首诗的作者是他们,我只是刚好路过的一个代笔者,我宁愿这首诗没有作者,也不愿让它成为炒作的工具。
  记:我在你博客上看到了,《亲爱的请抓紧我的手》上传时间是2005年12月18日。地震发生后,你是什么时间修改后贴到网上的?花了多长时间修改?
  苏:13号上午,我只花10分钟就修改完成了。贴在百度吧。贴上去就不管了。
  记:你以前出过诗集吗?
  苏:没有,我一共写过三首诗,第一首和第二首都是写给女友的,然后就是最近这首。
  记:我看到你博客上有好多诗,你怎么说只有三首呢?
  苏:我以为自己博客上写的那些,都是些断句,不能算诗。
  记:你的真名叫李正虎,起笔名叫苏善生,有什么特殊寓意吗?
  苏:三个关键词:苏醒、善待、生命。苏醒,是因为我的性格缺乏控制力和理性,让自己要时刻苏醒;善待,是因为看过了世态炎凉人生百态,只有记得善待才是真正的人生;生命,生命才是一切,也是最难懂得的词语。


  为证明清白砍了拇指

 

  记:请谈谈你的个人经历?
  苏:我出生在临沂市的费县,24岁,初中毕业,因2分之差落榜,当年如果交5000块钱也能上,但我家里没钱,父母都是农民,也没办法,我就只好出去打工,当时16岁。我16岁时就已懂得,我要生存,活下去是我当时唯一的目的,其他的都无所谓。
  记:出来闯荡很不容易。
  苏:我先到临沂市,第一个职业是电焊工,然后是锡焊工,我19岁自己开过广告装饰公司,后来破产了。后来做房地产企业策划装饰公司管理。我曾经身无分文,到城里打工太难了。所幸,我没放弃学习,我通过自学,23岁拿到了本科学历,学的是企业管理。
  记:打工时受到的最大委屈是什么?
  苏:最大的委屈是被老板冤枉偷了50元钱,然后为了证明清白我把左手拇指剁掉了,我现在的手指是接上的,一个很大的疤。我父母当时都不知道。老板害怕了,后来钱也查出来,是别人偷的。我还被痞子群殴过,是200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个同事跟我好,有人就不愿意了,我被人围在巷子里痛打,让我离开那个公司,10多个人打我。
  记:你有多高?
  苏:1米7。
  记: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
  苏:刚刚应聘到日照市地方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
  记: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苏:长途旅行。到过拉萨、西安、云南的丽江、重庆。
  记:听说你写长篇小说?
  苏:我对文字有兴趣,但是一直不写,后来开始写长篇小说和随笔。到目前就出过一本长篇小说叫《圈来套去》,是写房地产开发内幕的。我的第二本小说《鲈鱼》即将出版。目前在创作第三本长篇小说《我本无罪》,也将在今年出版。
  记:你喜欢中国的作家、作品有哪些?
  苏: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和安妮宝贝的小说,韩寒的也很喜欢。
  记:外国的呢?
  苏:国外的喜欢《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等,也就是美国作家胡塞宁的作品。


  80后,凝聚力很强


  记:很多人说80后,比较自我、冷漠、孤独,你给这个群体作个描述?
  苏:80后其实一直在努力,他们很爱国啊,凝聚力很强,冷漠是有的,因为独生子女多啊,他们没有兄弟姐妹那种亲情,而且父母期望值又高。我感觉自己不像80后的,因为我是从农村来的。哈。
  记:你现在是省作协会员吗?
  苏:我现在是日照作协会员。打算今年申请加入省作协。
  记:山东的诗人你喜欢谁?
  苏:对这个圈子我不太熟悉。不过我感觉日照晨风(韩黎明)的诗歌值得敬佩,他是在用心写,他的诗歌很敦厚不浮躁。


  很想到灾区去


  记:你也为灾区捐款了吗?
  苏:我给灾区也捐了款,不是很多,一点心意吧。我的下本书的所有版税已决定全部捐赠给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们。书名叫《鲈鱼》,这部小说写了4年,是广州红人馆策划河南文艺出版社6月份要出版。我的小说题材多是商战与悲情。我的书出版,都是通过网络,好多的朋友介绍,然后出版社找到我。
  记:下一步还想为灾区干点什么?
  苏:我报了心理援助团,却一直没有得到通知,很想去。这次地震让我最疼痛的就是那些孩子们。
  记:我发现对那首诗,你5月22日又作了修改,出于什么考虑?
  苏:因为一些地方不合适啊!而且原本少了一段,现在把5段改成了6段。比如“沉重的砖头/用爱挪走”……


  ■相关链接


  作者是谁?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众多网友自发创作的诗歌已难以计数,其中一首作者佚名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感动了很多人。这首诗为纪念地震中遇难的孩子而写,在网络、手机和电台流传,并被制作成MV。由于作者不详,很多网友留言想知道作者到底是谁。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有多个人声称自己是原诗作者。中国通信业媒体人乔楠在博客上转载了这首诗,并说这首诗价值600万元。乔楠介绍,这首诗感动了盛大总裁陈天桥,5月16日盛大网络宣布再捐600万元,捐款总额达到1000万元。众多网友甚至建议,这首诗应入选中小学课本,纪念地震中遇难的孩子。据网友反映,这首诗最早出现在5月13日上午的百度贴吧,随即被网友们到处转载。原贴没有署名作者,现在已不复存在,据网友称IP地址是山东日照市,作者是一个名叫苏善生的青年作家。
  记者通过日照市作协主席赵德发,辗转联系上苏善生,他称该诗确实是自己所写。苏善生描述,5月13日早上7时在网上看到一组有关地震中孩子的照片,心生感动,模仿徐志摩一首诗的格调写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9时左右贴在百度贴吧上。他说当时根本没有考虑这首诗会流传,没有署名,也没有留电子底稿。但在天涯论坛上,一个网名“天津一鸿”的人也称自己是原诗作者。记者进入他的博客后,发现确有这首诗,发表于5月14日早上8时,但他写的其他几首诗歌质量与《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差距太大。此外,网上另有一些人称自己是原诗作者,但发表日期都在14日以后,可以肯定是转载。对网上有关原作者的众说纷纭,苏善生表示,有文化公司向他购买这首诗的改编版权,但他拒绝了。“让他们去争吧,诗歌里那些遇难的孩子们和妈妈们,和活着的孩子们与妈妈们,还有活着的我在看着呢。”由于苏善生不能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他说自己打算放弃著作权。到底谁是这首诗的作者,目前已成谜团。
  (据《北京日报》)


  “草根诗人”


  连日来,网络上与抗震救灾有关的诗作大量涌现,创作者大多是普通的诗歌爱好者,也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写诗。“草根诗人”们激情喷涌,表达了对灾情的关注、对死难者的哀悼、对救援者的崇敬、对未来的期盼、对国家的信心。
  “草根诗人”们的作品大多直抒胸臆,语言朴素,催人泪下。地震中的母亲和孩子更是很多诗作的主题,《宝贝啊,不要沉睡》、《妈妈的呼唤》、《孩子,天堂路上别走太急》、《妈妈!对不起我来不及了》……一首首,一句句,令人撕心裂肺。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赵丽宏说:“有些网友的诗作虽然语言很朴素,但感情却非常强烈、真挚,所以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而诗歌最能打动人的正是情感!”
  赵丽宏说,网上有关抗震救灾诗作大量涌现的现象,并不说明中国人写诗的才能一下爆发了,而是大家将真情实感投入了诗歌创作中:“诗歌是表达悲伤、宣泄情感的最好方式,有人说‘愤怒出诗人’,而这次是‘悲伤出诗人’,民众写诗,是为了表达悲伤的情绪、对死者的哀悼,当然,还有对重建新生活的希望。”
  赵丽宏说,虽然在很长时间里,诗歌逐渐变成了比较小众的文化,也许,这次的诗歌创作热潮能重新唤起大家对诗歌的兴趣。他正负责编辑一本诗集,将收入大约100首与抗震救灾有关的诗作,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正是出自网络“草根诗人”之手。
  (据5月25日《文摘报》)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为汶川地震死去的孩子们而作(2008·5·13)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地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亲爱的请抓紧我的手
  ——为离开我的那个人


  苏善生


  亲爱的请抓紧我的手
  去天堂的路
  不好走
  抓紧我的手
  让我陪你走
  亲爱的
  我怕
  没有你的日子里
  怎能抓住你的手
  自从那一天的辗转
  我已无法回头
  我再也感受不到你的温柔
  亲爱的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病痛的折磨
  与大小医院的奔走
  亲爱的
  别担忧
  天堂的路
  很宽
  海边凌晨的时候
  只有我一个人在走
  愿你找到爱你的人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她吧
  亲爱的
  我们不哭
  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
  我们已有各自的方向
  记住彼此的模样
  记住彼此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