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日起,到金华参加了一个会。见了一些报纸的新老朋友,看了一些老村落,比如厚吴村,八卦村,杜宅村等,青年汽车、王力防道门等新公司。还有八咏楼,金华文物局的同志都不错,特别是一个姓周的小伙子,毕业于浙江传媒大学,他跑前跑后,很可爱。
这里是艾青、施光南和婺剧的故乡。金华的领导特别安排在施光南音乐厅一场晚会。听了小学生的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心灵为之震颤。
一路是雨,文革是语录不离手,我们现在是伞不离手。
惊异于东阳的木雕,不浮躁,专心对准一块木头,雕来刻去。
我跟西藏日报的葛先生在车后坐着扯闲篇,赏雨。
20日晚飞回来。很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金华的岩洞。我上中学时就度过《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来金华前,还专门找出文章读了一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