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图书出版物始终具有一个属性和一种功能:一个属性是记载人类思想,知识,世界万物;一种功能是间接地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各种交流,这种以文字图片形式的交流可以给我们带来愉快,可以促使社会进步,能够使人类宝贵知识财富流芳百世。
然而,已具有千年纸制品记载人类文明的图书出版物,如今却遭遇信息时代海量硬盘存储计术,计算机,互联网和无线手持终端设备的革命性挑战。
图书出版物本身及加工过程,虽说没有多少高科技含量,从介入出版的技术角度和投资额度来看,也没有太高的,难以跨越的门坎,但在中国等这样严格管理图书出版物的一些国家,想要进入图书出版领域,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没有经过政府出版管理机构审查核准,私自出版图书都属于触犯法律的行为。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产生之前,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思想变成书写文字与他人交流,在不能博得出版社青睐,印制成书的情况下,只能手写在纸上,与身边小范围的人群进行交流。不论你的思想是否才华横溢,不管你为自己的写作投入多少精力,你的思想和经验都很难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更不可能得到主流社会的承任。
个人计算机的诞生给人们写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并没有对促进思想相互交流有多少改变,因为最大改变的交流手段仅仅是人们可以把文字作品低成本复制,而互联网的普及却使人类通过写作进行思想交流步入了另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在互联网产生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把自己的写作超低成本地传到世界任何出版商,以寻求出版成书,也可以传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们分享。而今互联网已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或手机,都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送到互联网上与人们交流,采取这种方式所创造的文字和图片,同样具有图书所拥有的各种功能。
与信息时代新型思想交流方式想比,图书已开始逐渐走向出版历史,待这种渐变到达质变的那一天,我们拥有的仅仅是对昔日阅读图书的深情怀念。突飞猛进的科技向我们表明,屏幕阅读终结纸面阅读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如今,不是越来越多的人,每天停留在电子屏幕前面的时间,要多于看各种纸制产品的时间吗?!
活字印刷的发明使工业化加工图书成为现实,批量印制图书降低了出版成本,人类文化知识开始普及广大民众。计算机排版虽然减化了图书加工流程,使出版更精制,但并没有降低出版成本,也正是因为图书在信息时代,没有在加工,流通等环节成本上有所突破,面对成本低廉,高效的互联网知识传播方式,显得手足无措。
纵观人类出版历史,出版成本降低可以使知识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产生更大的影响。活字印刷是人类出版史上的一次革命,数字出版将不仅仅是出版领域的再次革命,更将是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一次伟大革命。
如今,传统出版的围墙已不复存在,货币正在接近新型知识和思想交流方式,待屏幕阅读成为主流,纸版图书残存得恐怕只是我们为之惋惜的一种怀旧。(待续系列02)
------------------------------- 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
------------------------------
*
赤裸于信息时代的图书出版业--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1)
* 我的书业情缘--信息时代中国书业(系列02)
* 追求卓越应是书业媒体本色-信息时代中国书业(系列03)
* 收费阅读是网络竞跑书业第一步-信息时代中国书业(系列04)
* 书业创新是一件危险事情-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5)
*
人才观是书业扭转颓势关键-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6)
* 人脉关系的力量-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7)
* 中国书业离时尚有多远-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8)
*
怀念街头书摊-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9)
*
淘书与交易的乐趣-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0)
*
搅乱书业游戏规则的网上书店-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1)
*
中国书业最宝贵的财富-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2)
*
纸版书王还能风光多少年-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3)
*
大书城是中国书业的希望吗-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4)
*
书业人士的网络生活-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5)
*
图书馆不再是获取知识惟一宝藏-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