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书业情缘--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2)

(2008-02-27 23:05:05)
标签:

书业

藏书

图书

纸张

情缘

中国

分类: 读者作者

    我与图书行业十多年的瓜葛,是从商以来所接触某些行业中,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业之一。

    多年割不断书业情节,倒不是因为书业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和利益,而是我周围的各界朋友,九成以上都喜欢在家里收藏点个性图书,尽管越来越多的熟人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甚至有位老兄只有小学文化水准从来不看书,但这些怪状挡不住他们嗜爱图书的热情。

    以前一位开服装厂的江南朋友,每次到我这里美其名曰来看我,其实是来扫荡我的藏书,临走时总要给我留下他们设计生产的最新服装样品,带走我书架上不少珍爱的图书。

    我年轻时喜爱图书,挖空心思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搞到了不少非常稀罕的图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朋友收藏奇书的心愿。现在回想一下,我还真得帮助出版社直销了不少图书,只是没得利润可赚,赢得了很多人缘。搜猎奇书曾经是我与朋友之间于公于私相互往来的一个变相纽带。

    终结我的图书收藏爱好是因为一位朋友,他与我相识很多年,风吹雨打中共同干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事务,他以前并不收藏图书,随着家族生意业务量的增大,索性把家搬到了北京。装修新房其间,好几次他有意无意地提起我的藏书,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他为新窝专门设计了宽敞的书房,遗憾得是却没有我那些藏书,而我多年积累的部分藏书很难花钱在市场上买到。我明白他的意思,当时又正好赶上我要搬家,于是把全部藏书送给了他。从此,我便不再收藏图书了。

    我结束收藏图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后来有了互联网,平时需要查找一些东西,多数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而不像过去那样需要在书柜里翻腾,图书成为掌握知识的附属品。

    虽然自己不再收藏图书,但我仍然关注书业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市区办事或外地出差,只要时间允许我总要顺路到各样书店和各种书业展会上去看一看;碰到认识的或陌生的书业人士,总要问东问西,比对各种媒体报道书业的真实性。

    近些年,我与书业人士面对面接触机会少了很多,可能是因为工作忙碌或腿脚懒惰,也可能是因为网络或手机给大家相互沟通提供了便利。书业朋友们还是像过去那样按部就班地忙碌着,图书还是把印好文字的纸张装订起来那种老样子,可阅读世界正在发生着改变。

    多年来,我一直在阅读自己需要的一些图书,但如今翻阅纸制图书的时候越来越少了。我去年读了十几本图书,全是在手机上看完的,中间也曾买了几本纸版图书,尝试着找找触摸纸张的昔日亲切,可最后还是不得已放弃了。习惯阅读屏幕,翻看纸张别扭,这种巨大阅读改变是几年前想也没想过的事情。

    今天,如果让我在一本图书的纸制版和手机版之间进行阅读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手机版。

    我经常想,自己平日阅读不减却接触纸张越来越少,长此以往脑海中还能存留多少传统书业印迹?电子屏幕阅读逐渐取代纸张阅读,是否要终结我的书业情缘?(系列待续03)

------------------------------- 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 ------------------------------

* 赤裸于信息时代的图书出版业--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1)
* 我的书业情缘--信息时代中国书业(系列02)

* 追求卓越应是书业媒体本色-信息时代中国书业(系列03)
* 收费阅读是网络竞跑书业第一步-信息时代中国书业(系列04)
* 书业创新是一件危险事情-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5)

* 人才观是书业扭转颓势关键-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6)
* 人脉关系的力量-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7)
* 中国书业离时尚有多远-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8)

* 怀念街头书摊-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09)

* 淘书与交易的乐趣-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0)

* 搅乱书业游戏规则的网上书店-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1)

* 中国书业最宝贵的财富-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2)

* 纸版书王还能风光多少年-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3)

* 大书城是中国书业的希望吗-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4)

* 书业人士的网络生活-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5)

* 图书馆不再是获取知识惟一宝藏-信息时代的中国书业(系列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