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868||观课165:游戏·运动·体验(2)

(2025-11-08 16:44:19)
标签:

专业

发展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第二节大班户外健康课的题目是《齐心协力》。翻看她的教学设计,发现难度显然加大。该节课采取的工具是竹竿,还有若干个类似雪糕的圆柱体,摆放在草坪不同的位置。热身运动部分,分为几个关键动作,弓步压腿,然后是向上看、向下看、向左右看,让儿童的身体变得更为灵动。

基本活动是以竹竿为工具,四个小朋友站在一根竹竿面前,用手握着。然后,教师发布指令,同时举起来,看每个小朋友专注度、配合度,是否能够按照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之后,是做相反的转弯动作。举着竹竿转弯。显然,增加游戏的难度。竹竿前面的小朋友如果速度过快的话,竹竿最后那个小朋友就有些跟不上,步履变得慌乱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必须要有配合意识,兼顾到后面的那位小朋友。

魔力转圈环节,难度在原有基础之上又增加。摆放了一定的障碍物,让儿童举着竹竿绕着虚拟的雪糕筒转圈圈。教师耐心地讲解游戏规则并进行演示。在尝试转圈的过程中,缺乏配合力的小朋友就有些只顾自己的速度,忽略其他的小朋友们身体素能。场面有点混乱。尤其是第二组和第一组相隔距离较近。在旋转的过程中,两根竹竿有时候还会相撞,让我们不免有些担心。好在还有其他辅助的老师及时纠正过来。孩子们显然十分兴奋,手握着竹竿转了一个圈又一个圈。

比赛环节启动后,孩子们参与度变得更高。但由于幼儿协调力和体力毕竟有限,从规定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还是略微有些长。加之,孩子们累得够呛。尤其是侧身转圈的环节,个别孩子把握不住,孩子们整齐度明显降低。

最后的难点部分是探索竹竿的多种玩法。比如蹲着绕圈,合力挑水。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个别孩子注意力开始分散,变得有些随意。老师忽略了这个地方。应该进行适当调控。比如对专注度高的儿童当堂表扬和激励,发挥评价正向引导作用。在游戏开火车环节,一根竹竿变成了两根竹竿。怎么玩呢?孩子们的思路和老师设计显然不一致。孩子探索之后。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那就是左手握着一根竹竿,右手握着一根竹竿,所有的孩子都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火车开动了,孩子们笑声更加爽朗。开着火车往前走,绕过雪糕筒。当然,对儿童动作要求更高。小火车的每个司机都必须全神贯注。

从整个活动流程看,教师的设计很用心。从多个层次考虑动作递进,让儿童手眼腿协调发展,在互动配合过程体会到运动快乐。单就效果看,到后来,个别活动的有些重复,导致儿童参与率逐渐降低。尤其是整节课用时过长,明显超过了儿童的承受能力。运动强度可能太大。对于活动过程中儿童配合问题,教师指导和点拨显得略微滞后。关键是“齐心协力”,但对于不齐心的问题,教师没有进行巧妙的引导。怎么帮助个别小朋友呢?应该让孩子们商议,给出科学的方案,从情感态度方面予以渗透和教育。比如,某个小组几个孩子责怪另外一个小朋友速度太快,不考虑后面的小朋友。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就要出面引导,而不是让其他三个都是责备,造成该名儿童产生了挫败感,但没有进行反思和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