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2||访村手记(18)
(2025-10-05 17:23:17)
标签:
生活写实 |
分类: 雁过留声—朝花夕拾 |
白家沟于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似近似远。严格意义来说,它直接可以纳入到县城版图之中。尤其是正在修建的县冷链物流及农业综合产业中心项目,占地面积大,有效扩大了县城的面积空间。
我有一年时间,都是在往长角坝镇方向跑步。看着从国道位置又开辟出一条村道,直接与白家沟道路对接。
其实,这个地方还有些熟悉。说它近吧,是因为从国道上就能看到入沟的道路。本系统好几位同事都是那里的人,整体感觉是聪慧,一个比一个优秀,精于人情世故。
前两年,我曾经也去过一次,一位朋友办满月酒,我与同事们去那里吃席。绕着小村道,就进入到房屋内,院落大,门前全部都是树木。要不是有这样一条水泥小路,从外部是看不到房屋的。这就是山区地域居住特点,要把房屋修在茂密树木的层层包裹中,各种树木就像是坚硬的围墙,也更是大自然的庇护,冬暖夏凉,减少风沙袭击,这是多年积累的丰富生存经验。
村口醒目的位置,进沟之后左转弯,就有一棵巨大的白果树。已经成为本地保护古木。树的底部是铁栅栏。树干粗壮无比。而且枝条上面悬挂了好多红色的布条,估计是群众祈福表达意愿所用。此树的学名叫银杏树,它是自然界的活化石。叶片的形状好看,小时候我们会找许多的银杏树叶放在太阳下晾晒感,叶片体内的水分挥发出去,让它变成可爱的小书签,夹在书本中间。银杏树的果实是中药品,也能作为坚果来吃。本地的一种吃法比较有趣,那就是将果实放在炉子上面烤,等到果实传递出香味的时候,就能开吃了。听老人们说,白果不能多吃,吃多了会头晕,一般最多吃五六颗既可。
白家沟得名不知道具体的溯源,那天要问问朋友。本县众多的地名,都带有“坝”和“沟”。“坝”,是四周高,中间低,地理书上这样介绍。几个镇,名称后缀都有“坝”,比如大河坝、陈家坝、岳坝、长角坝等。至于叫沟的地名,那更多。单是长角坝镇,我亲自去过的村组,如今了解得就有什么“大南沟”“冷水沟”“低庄沟”“高庄沟”“白家沟”等。
称之为沟的地方,居民所住的房屋左右通常会有一条狭窄的沟渠,沟渠的水源地几乎看不到的。多是从石头缝隙里面渗透出来的,属于地下水,突然就汇集起来,经过时间的沉淀,从高处流向低处,形成了稳定的河道。这沟渠弯曲,河道时而深,时而浅,时而宽,时而窄,保持着自然的天性,顺势而为,且四周的风景秀丽,草木繁多,森林植被保护较好。故而,沟渠里面的水流几乎是四季不断,水流既能满足村民日常饮用水,也能满足沿途田地浇灌。这是我的浅表化理解。在多日的走访过程中,我已经了解到这“沟”背后深层意义。带有“沟”后缀的地名,地貌有雷同之处,基本处于丛林里面,有明显的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