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1||访村手记(17)
(2025-10-05 17:05:44)
标签:
生活写实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又去一个叫白家沟的地方,了解生态恢复状况。与另外两个老弟,我们三人同行。
那日,太阳略微有些慵懒,半天才从云层里面露出头来。车把我们送到村口,就无法前进。正在修路,地面泥泞不堪。只有徒步行走,沿着道路的护坎位置小心行走。沟渠里面的水流很大,看得有点眼花。这段时间,秦岭山脉应该十分水润,接收了太多的雨,估计地表下面全部都淤积着丰富的储备水。
边走边看,白家沟的深处,我从没有来过。以前,偶尔转悠,站在108国道边,就能看见一座山,全部都是白色的,已经陷落下去,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别处的山峰是绿色的。才知道那里是石英矿。不知道矿场启用时间,只觉得,肯定是很久,否则,怎么能将一座完整的山峰弄成那个破败的模样。从中间断裂,露出白色的石头。外部的树木,全部被砍伐。后来,工厂彻底停工了。要进行生态修复。估计这个过程很漫长。可以想象,将一座山脉的中间直接切割断,不断地敲打,不断开挖,将采集出的石英矿石运送到外地进行再加工,是增加了地方经济收入。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
现在,又要恢复植被。那必须是人工种植树木或者草皮。但无论怎么做,投入再浩大,使用何种先进的技术,总是无法恢复到从前的模样。路段正在逐步拔高,已经开始攀升。路面有不少的积水,道路内侧有的地方,全部都是流水,还有许多的小石块,我估计那就是石英石。白色的,透明度极高。雨水过多,小沟渠里面水流声格外响亮,就像是弹奏着欢迎曲,知道有人到访。
30分钟后,我们抵达矿区的核心位置。看见一条开阔的河道,还修建着堤坝,半腰拦截着,水从高空冲击下来,形成了白色的小瀑布。沿路还能看到矿场少许的痕迹,破解的设备、器材,摆放在路边草木中间。矿场的值班室,早已陈旧不堪,旁边全部都是半人高的杂草。少量的标识牌,都在提醒我们:这里的从前,还是很繁华的。一块巨大的牌子,显示出生态修复相关单位信息,还有文字说明。上面有部分照片,停工前的山体状态,修复后的山体状态。通过对比,看得出下了很大的功夫。
站在那里片刻,往上看,挖掘、开垦的位置有绿色的杂草。对面的山坡尽管是白色的,但个别地方已经长出了稀稀落落的杂草。我们拿出手机拍照。不知道以前这座山经历了何种折磨,只感觉到破坏大自然再去恢复,难度较大。我们几个站在那里轻声感叹:能恢复到这个样子,也算是可以了。剩下的只有留给时间,留给这神奇的自然界。手工雕琢的痕迹还保留着,好多地方用铁丝网将石块捆绑住,防止敲碎的石头掉落下来。那座山峰正在慢慢恢复野蛮的生机。绿色尽管不是主色调,但已经有了好几处久违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