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843||访村手记(19)

(2025-10-06 15:36:46)
标签:

生活

写实

分类: 雁过留声—朝花夕拾

沙窝子村,算是最有特点、最富裕的一个地方。平时经常去。它是国宝大熊猫度假区的所在地。近三年左右,无数次上省市新闻,甚至一度热度飙升,多次进入到央视新闻播报范畴内,扩大知名度,增加;旅游业的吸金力。

这个村子距离县城不远。作为县域旅游的核心发展区域,变化大,单车道变成双车道,只要用心留意,总能发现惊喜。比如大湾百亩的山茱萸林,既是种植区,更是生态观赏区。每年的三四月,总有外地游客结伴而来。从五月过后,每个周末,遇到天气晴朗,旅行大巴是一辆接着一辆,满载游客,去熊猫野外研究基地观看憨态可掬的党生和秦韵。至于沿途,风景更是美不胜收。

作为国家最美的乡村旅游区,沙窝村的“国字”称号不是白来的。当地餐饮业迎来高光时刻,民房改为民俗和农家乐。装饰为不同风格的民宿。家里有厨艺好的,直接就做起饭菜,根本不用聘请厨师。自家产的各种干菜,就地取材。什么干四季豆、干豇豆、干土豆片、干木耳、干香菇,都能做成各种菜品。包括山茱萸果肉,也开发出颇具县域特色的农家菜--山茱萸红烧肉,肉质肥而不腻,还有淡淡的酸涩味道。肉,入口就化。包括土蜂蜜等都派上了大用头。外省市的年老者,到了此地游玩之后,竟然舍不得离开。直接入住民俗,少则几天,多则一个多月。这些民宿,包吃包住,还能到村里四周观赏、徒步、散心,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尤其是投资的携程度假农庄,每年到了夏季高峰期,游客必须是提前预订,否则就没有房间住。

阴雨依旧,湿气重。我随同另外几位同事驱车前往该村庄。这缠绵不断的雨季,给山间道路又增添难度,弯道较多,地面湿漉漉的。尽管有排水渠,但内侧的山壁偶尔总有溪流水从高空悬挂而下,撒在路面之上。为了安全考虑,车速减慢,尤其是爬坡和弯道合一的部分路段,更是慢慢地移动。尽管开车的小罗技术十分过硬,转弯时候我们没有难受之感,但车还是比平时速度慢了许多,这也便于我透过车窗观看沿途的风景。雨中的山色,是比较有美感的,也有一些丰富的层次感。远处的山峦就隐藏在白色雾纱之间,若隐若现,若近若远,若高若低,不停地变化这姿态,处于流动过程,仿佛与我们做迷藏一般。而小河对面的房屋,有的在丛林缝隙间能看到,有的则在苞谷地边,还有在枣皮树边,更多的房屋是临近道路,便于出行。无论是小洋楼还是平房,在雨中总是有一种诗意。

道路的外侧还是沟渠,水流特别丰盛,每隔上一段距离,河流的上方就会一座铁索桥,或者是漫水水泥桥。人口集中的地方,就是便民桥,。还有一座弯曲的石拱桥,对面就是长方形的冷水鱼养殖区域,主要是鲟鱼。这几年,冷水鱼的养殖发展态势发展格外好,据说主要是出口。冷水鱼的营养价值好,肉质肥美,富含多种维生素。销路也比较广阔。对着力于养生的群体来说,是极佳的选择。本地的水质纯天然的,气温好,更适宜发展鱼类养殖。看着那椭圆形的水池,若干个组成,尽管距离太远,看不到鲟鱼的游动。但水池黑压压的一片,估计都是大小的鲟鱼在里面欢乐游动,寻觅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