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3||论文在《教师报》2025年8月17日版刊发
(2025-08-25 23:58:29)
标签:
教研思考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我撰写的教科研论文《学科实践:让课程更有活力》在《教师报》2025年8月17日“知行”版面刊发。该报纸的主管单位是陕西教育厅,由陕西教育出版社主办,面向全国统一发行,深受广大教师喜爱。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刊号:CN61-0030,邮发代号:51-8。
该篇教研论文以美国教育学者小威廉姆 E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4R”原则---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严密性(Rigorousness)为理论基础,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政策要求,对现有课程的实施路径进行优化。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深入观察、反思分析、调查研究,撰写出操作性和引领性为一体的课程实施建议。此文逻辑层次严密,涵盖多个语文、数学、物理、音乐等多门课程,显示出作者研究思路的广博。
此文,是本人市级以上发表的第112篇教科研作品。截至当前,本年度已有6篇学术论文发表。不断更新的数字背后,是自己对教育科研探索的韧劲与坚守,是对语文建设持久发力、精细耕耘的真实写照。更重要的核心点是:我要超越既定的数字。让这些变换的数字,成为一种激励和象征。当陷入迷茫的阶段,不妨重新品味和观察、思考这些数字。我是如何一步一步从菜鸟变成所谓的教研大咖、教研系统所谓的天花板。从何时出发,怎么走向前,历程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历程更是内心强大的写照。迷茫和低谷,都会成为奋斗的资源。
【后记】
教研论文写作的来源,无非是阅读、实践、反思三条路径。广泛地浏览相关领域理论书籍和经典作品,在博观约取过程中,对个别观点进行查验,与现实教育进行对应。
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大概是8年前的事情。我对作者提出的“4R”原则不理解,就他质疑现代课程“线性”方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如今,经过思考和积累,对课程非线性思考相对要多些。理解能力有所增加。教育理论需要其他知识做铺垫,并且在真的教育现场琢磨和分析,突然就会豁然开朗。但是,整体而言,理论基础系统性明显不够,尤其是课程论方面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知不足,而奋进。知不足,才能迎头赶上。
每一篇作品变成铅字,都需要得到贵人赏识。这次,同样。好的编辑老师,总是会发现佳作,并启发作者不断完善、打磨,力争变得更好。
投稿期间,编辑老师细心、专业,确实令我佩服。经过把关和审核,沟通过几个关键问题。比如作者的姓名,我记得有点模糊。还有书名,表述不够严谨。编辑老师都是做了查询,并与我交流。我内心有些羞愧,不严谨,表达方面还是有些急促。做学问必须认真,如果忘记,就应该再去翻阅一下原著。
给自己点赞!为自己加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