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18||对参赛教师磨课(2)

(2024-12-25 21:40:56)
标签:

教研

记载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这段时间,到课堂次数增多。创新打磨方式,以更好地考察选手们综合素能。

我试着以评委的身份,当堂提问,进行赛后答辩,模拟现场演练,考查选手们的综合素养,答辩具有随机性,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语言表达、理论素养、实践经验、教学机智、思维水平等。查看教学设计,指导她们完善设计要素,尽量规范。

说实在话,最近单位人手紧张,临近收尾,又安排了其他活动,从年头忙到年尾,好像没有消停过。就目前教育发展态势看,业务部门必须要在创新方面发力,而且还必须兼顾到常规工作高效完成。就拿赛教活动来说,教学能力竞赛活动4月份县级比赛结果都出来了,可中途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导致参赛教师们的心性也不够稳定。时紧时松,也抱着放松和观望的态度。而我,开始还询问她们备赛过程,过了一段时间,随着其他事务缠身,忙碌中逐渐淡忘了跟踪问效。从某种程度来说,没有以前那么用心,投入的精力和情感明显减弱。

等到比赛结束后,还要全方位地策划和思考明年的教学能力竞赛活动,到基层和薄弱学校抓好教师培养,不能集中在县城学校,这会导致示范力量不均等。过于依赖几个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组织送教送培等,其实也有阻力。

去高中指导参赛教师,这位老师的储备丰富,颇有内才。她,平时的言语少。作为理工教师,性格多属如此。授课内容的难度大,讲得是氧化还原反应。开头部分,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学设计创意性强,分为三个部分:带学生到哪里去?为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第二部分,怎么带学生去?主要内容为活动组织和评价监测。第三部分,带到哪里去了吗?涉及到课堂小结和教学评价部分。整体思路清晰,环节逻辑性强,让人耳目一新。

整节课,时间把控严格。距离下课10来秒的时,布置作业。她在难点部分处理方面还需要多用力,及时性反馈方面缺乏。讲的多,针对学生发言少。尤其是混淆点的辨析和点拨上,个人认为有些急促。整体效果较为平稳,没有突出的亮点。与往昔相比,那种将情境贯穿始终的好做法有所丢失了,就知识讲知识,课外拓展和深度探索没有开展。板书,美观性不够。在教后的反思环节,她用时不到4分钟。显然,言语方面有些简短,对于课堂重构环节阐述不细致。随机,我又抽查了2个问题,她提出的观点正确,可阐述过程的层次性不强,有些混乱。

我们几位观课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但更多的是鼓励,让她既能看清个人优势,也能正视目前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大家都给出一些较好的方法。比如,课堂方面评价方式可以注意。抽查学生,要采取随机的方式。整节课的状态比较紧张,一直站在讲台前方。交谈结束,我们徒步返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