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01||送教下乡随感

(2024-09-17 22:07:10)
标签:

教研

记录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914日,开展语文学科的送教活动。安排了3节习作示范课。其实,内心有些纳闷,上半年六月提前策划了该项活动,预留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可我总感觉到老师们思考不够深入。

三节课涉及不同的学段,针对低段看图写话、中段实用性写作、高段记叙性写作。各有侧重,都是写作前指导课。聚焦思维可视化,提升写作表现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是思维具体化呈现。一个学生如果思维不够严谨,主题与内容就会不一致。一个学生如果思维不够丰富,笔下所写就会显得单调和乏味。在语文课标中,关于思维能力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强调和重申: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思维严谨性、深刻性、丰富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相对来说,注重了思维严谨性,确保内容与主题紧密关联。

从共性角度看:在思维方面都侧重对学生抽象思维框架搭建、支架辅助、范例引导、对话启发、现场操练。尤其是情境化,是处理较好的地方。闯关游戏,符合孩子学习方式,有效刺激和调动学生深入学习活动。发布征集令,具有激励性。也是将情境活动与学习活动关联起来。并且能够与阅读教学紧密关联,引出写作学习的范例,让读写同步发展,以课文精彩内容为写作具体范例,把握到教材运用价值。个人觉得最大的遗憾是作为语文老师,现场示范下水不够,对于学生如何写,强调多;但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而言,还是存在着指令性过于强烈,对于学生控制较为严格,在放手和解放程度上,有些保守和拘谨。

从个性角度看:第一节课童趣和想象在开头环节,熏染和引导较为贴切,孩子们参与程度高,可最后练笔的时候,又采取了命题练笔的方式,给学生设置了思维定势,忽略了学生个体喜爱程度以及各自情感取向等,造成表达固化,人为制造了墙壁,堵塞了学生自由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需求。第二个课中间位置稍微有些拖沓,给学生习作提供了参照模板,但这也会导致学生思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三节课相对来说,内容选取较多,影响到学生充分地展示。

需要优化的地方还有:评价量表的精准性和完整性还不够,缺乏更加聚焦化的区分度。评价主体单一,只是有学生完成。我给出了一些建议。继续完善,还要添加学生自评、同桌评、教师评部分,以促进学习的评价监测学生真实学习历程。在思维建构过程中,都未能在最后小结环节进行复盘,对于习作思维过程如何推进、思维运行到那个部分需要注意,显然教师是忽略了该部分。

对于本次送教活动,我感觉到缺憾和差距。设计课例对于主题体现上,还需要在后期凝练和挖掘。比如思维流程图等方面,教师们没有深入探索和呈现。至于提升表现力,肯定是在习作形式方面强化。用新鲜的词汇,有创新形式的表达。这些都需要在教研活动中积累经验。

当然,习作教学本身难度就大。难为老师们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就他们来说,已经算作努力了。可是,就学科领军团队来说,集体智慧聚集不够。我对这个活动重视程度还要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