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1||笃行不怠见证成长的自己(1)
(2024-08-14 22:37:47)
标签:
研修纪实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在现实的土壤上,克服先天的局限性,努力走好当下每一步。我是乐观主义者,偶尔会有沮丧和愤怒,可稍作调整,还是会安抚情绪,以积极状态投身到各种事务。
从1月到7月,半年的时间,整体感觉充实。要说不累,那却是假话。连放假前一天,房间的空调开着,即便调到了22°,可额头还微微冒着汗。稍微走几步路,就觉得后备都是汗水,而我还在审定完善一个教师实施方案,这种节奏简直超出往昔。可见,如今形势变化之急促,总有意想不到新活动自上而下安排,不得不往前冲。稍微欠缺考虑,就会遇到麻烦。给自己带来困扰,同时也会影响到单位的整体形象。
用心去做,走得笨拙些,但也能在工作中感受到价值和意义。投身其中,付出心血,接触到各地优秀的人才,都会产生一种惊讶之感。在相同的频道交流,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格局和眼界,资源和人脉,都是需要主动走出去,慢慢地积累能量,慢慢地结识高智慧、干成事的大人物。汉台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曹大哥,是我在湖南长沙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中认识的,他是一个特别能把想法转化为现实的规划者和执行者。结束培训不久,他就启动了雏鹰领航名师计划,以孵化本地的培训师为目标,为县域师资专业化发展拓宽渠道,增加内生造血功能。着眼长远,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之后,就开始到各校组织送教活动,搞的红红火火。我很佩服他的人品,说话慢悠悠的,不急不慌,可沟通、协调能力确是极好。想明白一件事,觉得有价值,就认真干下去。不像我,也只是想一想而已。也或许是今非昔比,不能过于冒进,以免落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尴尬境地。
其实,正如王阳明所说:“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于事便乱,终无长进”。通过不同的方式,无论是低谷还是鸿运当头,无论是风头十足还是韬光养晦,每个阶段的使命迥异,都能历练人,就看你如何修行。才华是在沉默中储备起来的,胸怀是在委屈中逐渐撑大的,毅力是在百折千回的挫折中才慢慢形成的,那么信念呢?或许是在蛰伏期、暗淡时刻修炼得吧!这两年多,诸多调整似乎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性。
就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收获还是颇丰的。上半年,我先后承担了7次培训讲座,走出去的机会较多,都是受朋友、领导们的信任和主动邀请。汉台区3次(滨江实验初级中学寒假校本培训、汉中市思源实验学校的国培计划、汉中市中山街小学开展的驻校大教研活动)、南郑区1次(东辰外国语学校大教研活动)、宁强县1次(阳平关镇中心幼儿园承办的学科基地活动)、城固县1次(考院小学总集团分校,王谦工作坊启动仪式),本县2次(小学英语学科基地和质量监测活动)。所讲内容的主题分别是跨学科学习、教师专业素能提升、教科研论文撰写、文本解读策略、学科建设等。尤其是跨学科学习和教科研论文写作是新增主题,算是拓宽了一下研究思路。这两个专题受到了特别的欢迎和肯定,也是老师们迫切需要啃下来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