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空空布衣-周雅梅
空空布衣-周雅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33
  • 关注人气: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11||2024年第5部书:《学习天性》读书随笔(1)

(2024-02-22 21:50:21)
标签:

读书

记录

分类: 精神氧吧—悦读时刻

这是一部令人着迷的教育专著。书中观点提炼都来自与相关的数据整理,有60多名受访者。尽管是个案,典型并不代表全部,但却能窥探到另外一种可能性。

英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乔·博勒在《学习天性》一书中提到了打开高效学习底层逻辑的6把钥匙:学习促进神经重塑,犯错促进大脑生长,观念改变促进身体改变,多维度学习解锁技能,重视思维的灵活性,合作交流加快成长。

第一把钥匙:神经可塑性引发的变革。从脑科学角度进行分析,打破了智力遗传基因说。强调每个大脑都具有无限的可塑性和强大的成长性,并非是固定不变。而我们通常认为孩子的智商是与父母的遗传基因密切有关。聪明的孩子是天生的基因强大,愚笨的孩子是天生的基因较弱,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认知偏差。其实,就像农村所说,为何有些智力缺陷的家庭,孩子却优秀,基因说不成立。为何有些智力高的家庭,孩子却是一塌糊涂。即便有遗传成分在内,我想后天耕耘更为关键。

如果教师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学生,就会给学生学习之旅带去毁灭性伤害。比如,在我从教期间,就不止一次听到老师们固化判断。女孩子学数学差,男孩子学语言差。尽管有构成方面区别,可这些观念无疑给他们带去了学习信心不足,影响到后天投入。包括粗浅地认为:男孩子有后劲和潜力。

结合现代医学设备,如脑部扫描仪,对人的大脑进行观测并生成图形,发现每个部分会在后天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进一步生长、发育。比如对大脑进行强制性训练,大脑中某些神经会发生改变。

医学界更是有新的案例,切除了一位癫痫病患者卡梅伦的左脑,预测这名患者会瘫痪多年或死亡,按照医学定论,她的右半脑所有功能都已经彻底丧失。结果相反,发现她的右半脑正在生成左半脑功能发挥所需要的新的神经连接。

研究人员发现: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每个大脑有三种生长方式:生成新的神经通路,新生的通路细小而脆弱,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变得越发强壮;第二,原本毫不连接的两个通路会形成新连接;第三,现有的神经通路会增强。这个观点与身体肌肉的原理雷同。肌肉得到科学锻炼,力量会增加。大脑得到合理训练,思维会变得敏捷。就像记忆比赛,选手们借助有效的模式,大脑的存储能力会超出平常人若干倍,也会优于从前的大脑复制率。

在本书中,乔.博勒教授还提出了颠覆式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人们公认的天才---爱因斯坦、莫扎特、牛顿之类人,并不是天才,而是靠后面的努力,他们的成功都源自超常的勤奋和努力。这个事实与我们认知直接相反。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为无数陷入低谷的徘徊者、愚笨者直接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之所以成功没有垂青,关键的要素是自身努力不够。或者是方向选择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