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2||2024年第4部书:《学习天性》读书随笔(2)
(2024-02-25 22:54:57)
标签:
读书记录 |
分类: 精神氧吧—悦读时刻 |
从这部书的第二部分看出,我们日常评价观存在着偏差。关于课堂犯错,总是要想尽办法避免学生出错,以设计精巧和方法精准,让学生顺利完成活动,达到满意效果。但是,乔·博乐教授却认为必要的犯错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甚至错误和吃苦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比如,设计有挑战性任务,学生势必会出错,在试错、纠错、成功的过程中,学生思维会有新的突破,以跳一跳的方式解决困难,从而更有成就感。
“我们每次犯错,大脑神经元突触都会被激活,表明大脑在生长。”将自己推向理解力边缘,犯错、纠错,加速提升自己的理解力。这个犯错过程,就好比是攀爬高山。看到山的高度,产生了畏惧感。但是,通过目标驱动,让学生沿着台阶攀爬,慢慢地克服垂直距离的恐惧,就能接近目标地。
第三把钥匙是:改变观念,改变现实。作者重点表述的是:观念调整,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能重塑人生。比如,天生认为学不好数学,潜意识里排斥数学课程,暗示自己不是那个料。如果,你坚定信念认为通过后天努力能学好数学,只是需要时间来弥补,大量集中训练有助于弥补薄弱,同样,观念的改变,必然对该门课程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特别强调:父母灌输的“能力固化论”的表扬有害。书中提到的典型案例,正是我们经常的行为。某次孩子成绩考好了,会说:“都是你的聪明”。这会让孩子觉得借助聪明就能学得好,忽略了成绩优秀另外一面,自身努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另外一门课程未考好,会认为是不具备该课程潜质,从而放弃直面错误的机会。
第4把钥匙是大脑的连通。采取多维度教学法。从我们通常的理解来说:就是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思路,让学生思维处于开放状态,破解标准模式对学生思维的严重禁锢。书中列举:学习数学概念,可以借助数字,也可以借助文字、图形、模型、算法、图表、动作、触觉以及其他的呈现方式。用不同的方式激活脑神经,让大脑神经建立关联和通道,一方面从多个角度对概念进行理解,另外一方面是不同的方式可以增加思维灵敏性。
书中又指出:学习新知识需要不同的神经通路,如注意力、记忆、推理、联系、视觉化。而一些在某些领域取得非凡业绩的人,无非是用特别的方法打开了神经通路。爱因斯坦名言很有意思:“从未犯错的人, 肯定也从未尝试新的东西。”“不是因为我聪明,我只是和问题相处的时间更久。”“我并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是拥有激情和好奇心。”“机会蕴藏在困难之中。”全世界公认的最强大脑爱因斯坦用事实证明,普通人坚持方法多样化,直面问题,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遇到困难,不应该选择退缩或回避,而应该是绕道而行。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总会有其他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