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10||阅读启智书香致远(2)

(2024-02-22 16:46:18)
标签:

读书

记录

分类: 精神氧吧—悦读时刻

3—12月,拟定每月阅读4部书。分为哲学类、教育类、历史类、课程论等。手头杂志要认真研读,尤其是《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比《人民教育》杂志有深度和思想性。从学科建设角度,《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权威性强,已经果断放弃,不再征订。

一、读什么:阅读书单

(一)教育理论类必读书目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L.W 安德森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余文森

《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

《高度参与的课堂: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

《怎么做课题研究》

(二)语文课程建设必读书目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黄厚江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王尚文

《实用文教学教什么》 王荣生

《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 法国 茱莉娅.克里斯蒂娜

《语文究竟怎么教》

(三)人文类阅读必读书目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

《大器晚成》

《影响力》

《权力精英》

《明朝张居正》

《为什么读经典》

《六项思考帽》

(四)人物传记阅读

《丘吉尔传》

《不被理解的玫瑰:十一位女性的率性人生》

《奥黛丽·赫本:一辈子活在优雅里》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曼德拉:不可征服的灵魂》

二、怎么读:方法与思考

1.教育专著书籍采取细读方式。适合一边读,一边批注,应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有些想不明白的道理,或者似是而非的看法,都能在不同教育专著中找到答案。尤其是新课标颁发,涉及到新概念和新提法,需要借助专业的系统阅读,找到合适转化及实施路径。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营造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提法,我就在《课程.教材.教法》2023年第10期找到了答案,赵红霞教授撰写的论文既有理论层面分析,也有课标要求细致梳理,还有相关实操方法及典型案例介绍。

2.语文课程书籍采取对读方式。与教材建立紧密联系,促进对文本深度理解。最近两年,我对语文课程建设类书籍系统研读有所减少,多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和课题研究等领域。淡化自己的学科本位,尽管成为了杂家,研究范围逐步拓宽,但学科属性却逐步减少,也是潜在的危险。容易陷入博而不专的尴尬局面。

3.人文书籍阅读则采取广度方式。旁征博引中,扩大视野和见识。这类型阅读,属于一种粗放式浏览性。对于符合胃口的,可以摘抄笔记。对于不喜欢的,快速读完即可。获取信息量同时,增加知识面广度。

4.人物传记书籍则采取比读方式。破解脸谱化、标签化观点的复制,形成独立的判断。站在历史时空轴角度,全面客观地认识各个领域的俊杰。可以多角度选读,从系统性、整体性角度认识人物的卓越性。比如读完《左宗棠传》,再读《左宗棠的正面与侧面》。我已经读完了《知行合一王阳明》,再选读日本历史学家写的同类传记作品。

要挑战这些书籍阅读,既需要克服思维上惰性,也需要极大的毅力和抗挫力。保持专注和平静,继续采取每读完一部书,撰写一篇读书札记的习惯,确保阅读有浅显的痕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