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第4部书:读《苏东坡》随感(1)

(2022-10-12 22:18:52)
标签:

读书

研修

杂谈

分类: 精神氧吧—悦读时刻

阅读《苏东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要是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才学丰富,该部书籍旁征博引,穿插着苏轼的诗句、短文、轶事,且在章节构成方面又以跳跃性思维呈现;有时候跨度较大,按照议题撰写;如果没有文化积淀和生活经验,包括文史常识,阅读起来存在困难。折腾了好几次,翻开页面,又合拢。

这部书的研读之旅,需要平和稳定的心境。那就是情绪淡然之际,能够耐着性子慢慢品味。就好比煮一锅排骨汤,小火加热,慢火煨炖,方能让骨头里面的营养浓度提升,增加鲜美可口之感。前今年,我心浮气躁,总为手头事务忙碌,即便打开此书,也难以安静地进入到书本之中。

这部书的研读之旅,需要感同身受的经历。那些风头正盛的人,不妨一读,能从天才一生波折中获取到智慧。苏轼尚且如此?有点小才遭遇不公,又有何足道也?书中各种角色,映射出社会与人性复杂和多变。让我们透过作家的视角,看到了宋代变革浪潮中的风云。身处漩涡内部,如何保护自己呢?这是艰难的命题。看到老百姓们不幸,一个正直的诗人怎么能置身事外呢?可是,他坦率地揭露悲苦的现状,又将触及到别人的利益,粉饰太平、一片赞歌声怎能容下这样奇葩的清醒之音音呢?于是,东坡先生自然成为高位者的眼中刺、肉中钉。苏轼的悲剧就在于他的才华和性情关注到民众疾苦。就像是屈原,众人独醉,他偏要独醒。

关于苏东坡的奇闻异事太多,就才华而言,他无疑是我们的最爱之一。地方主政,却能心忧苍生,尽力做造福民生的事情。比如修筑西湖,挖出沉积的厚重淤泥,又筑坚固的河堤,让老百姓们喝上淡水的同时,还成就了西湖盛景苏堤,为今人留下美丽的风景点,融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如果没有一代文豪苏轼,这个河堤也只是普通的河堤而已,不会引发更多人的流连忘返,不会引发更多文人墨客们的吟诵与礼赞。与其说这是一种怀念,不如是一种情怀追思。当我走在苏堤的上面,慢慢地行走,头脑中就会浮现出许多苏轼的经典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的真性情是无论自身遭遇如何,历经沧桑和各种困难,始终不改赤子的诚挚之心,始终不忘为民众谋福祉,始终不忘向底层人伸出援助之手。比如发现地方出现灾情,他到处求援,通过自身奔走呼号,尽力解决民众们的温饱。其性格洒脱和旷达,成就了丰富、多变的一生。为人耿直率真一面,又遭遇了来自朝廷诸多贬谪和打压,尤其是龌龊小人们各种暗算和狠毒诬陷。清代诗人赵翼《题遗山诗》所言:“国家不幸诗家幸,世道沧桑句便工”。无疑是其真实的写照。今人读其诗歌、散文包括词作,多从中能获取到战胜悲惨命运的昂扬斗志,也能领悟到如何在乱世之中暂且保命的护身法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