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赛教之后(1)

(2022-05-01 23:15:57)
标签:

工作

记载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每年的四月,是县级赛教季。作为承办方,我既是现场比赛的评委之一,也是整个活动前期策划者和组织者。在选拔现场,会见到新选手,也会看到老选手。我大致的感觉是:对待这些竞赛性的活动,教师态度决定专业发展的高度和长度。

个别教师,在初次比赛时,表现十分稚嫩,眼神闪烁,站在讲台前面,既不敢看学生,与孩子们保持着亲密的眼神交流。板书的时候,手指都是颤抖的。甚至在答辩环节,都有些摸不到头脑。即便会陈述,也是列举相应的干条条的、粗线条。给人的感觉就是:临阵磨枪的死记硬背,全部都是强制性地输入到大脑之中。尽管如此,也比那些毫不准备的选手要舒服多。至少,他们还将这样的活动当作一次历练,认为可以真正地磨砺自我。起码,从内心深处去真正认同的。对于这样的选手,我还是挺开心。毕竟,我们都是过来人。从前,都是羞涩的,没有半点的经验。

其实,作为选拔性的教师技能展示活动,尤其是名额有限,总有大部分教师落选。我很清楚这种滋味。故而, 我对那些屡败屡战的“熟悉”面孔更加地关注。特别留意,进行反复对比。是否有进步,是否在教材解读方面有突破,是否在活动组织上有改进,是否在资源运用方面更加娴熟和灵活。是否可以更好驾驭课堂,做好灵活教学评价,激励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基于此,这些脱颖而出的选手,总让我觉得骄傲和欣慰。他们战胜了失败带来的恐惧和沮丧,以一种修炼的态度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破茧成蝶。我欣赏他们的勇气,同时对于这样的老师,刮目相看。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大型的比赛。

当然,对于第一次比赛就能获得荣誉的教师,他们有天赋的成分,毕竟,有的老师天生就有与众不同的才华,比如惟妙惟肖的表演技艺,有抑扬顿挫的朗诵功底,有灵动聪慧的课堂机智,有满脑子的精囊妙计.....此外,也有机遇垂青的缘故。可惜,这样的胜利者,如果起步过于顺利,微妙会产生骄傲、浮躁的情绪。要想走到最后,才算是真正的强者。毕竟,省厅制订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道路。按照如今的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单就县级层面,遴选资质严格把关,要求四年的教龄。从教学能手到学科带头人,至少需要2年时间,再奋斗到县级名师,再需要2年时间。就市级层面,参加比赛,要求六年的教龄,从市能手获得到市学带称号授予,需要五年时间,到市级名师,还需要三年,这只是最理想的时间。

看到那些有才华的年轻教师,我自然是高看一眼,偶尔有羡慕之意。他们都比我当年优秀多了。可是看着那些艰难行走的老师,我更是为之赞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正如一首英文歌曲所言,有的二十岁,已经名满天下。有的到五十岁,才略有小名。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面对迷雾,迈出勇敢的一步,破解困境之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一纪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