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议结合掌握方法
(2019-09-22 22:51:10)
标签:
专业发展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解读及教学创意
叶圣陶先生是中学语文界的泰斗人士。写他的文章一定多。作为著名人士,选取小事件见微知著,反而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就像萧红女士写的《回忆鲁迅先生》,全部写的都是鲁迅先生日常待人接物的各种繁琐事情。反而在后来,成为纪念鲁迅先生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同样,张中行先生撰写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和萧红也有同样的风格。选取那些平凡的片段,穿插直接性的评价语。记叙与议论结合。
本文的教学目标:掌握一种写作方法,叙议结合。引导学生略读课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关注议论性的语句,圈点出来。阅读事件描述部分,思考这些事件体现了叶圣陶的何种品格。掌握一种阅读策略-略读。略读的要领是捕捉信息。由于这篇文章篇幅不长,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从文中学到一种做人、作文的品质。叶圣陶待人厚、律己严。体会人物性格的两面性。
基于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设计,教学创设如下:
话题导入。关于叶圣陶先生,你知道哪些?引导学生汇报。根据掌握情况,出示资料链接。
教学板块之一:快速浏览,在限定的5分钟内读完。实行小组积分制。未按规定时间完成的学生,要实行扣分。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文中讲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品质?哪一件事情给你的印象最深刻?阅读完成后,现场考察,教师进行评价。这是环节之二。通过测试题,侧重对学生的略读能力进行训练。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准确性、阅读独特性。
教学板块之二:学习议论+记叙写作方法。环节一:找出叶圣陶的性格品质,必须言之有理。比如,认为叶圣陶为人谦虚。文中的依据是:“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处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这些地方体现了叶老治学不耻下问。“我”是叶老的下属,上司不倚老卖老,不觉得自己是权威,反而向“我请教”。通过教师的举例,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多角度评析,得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该活动,要尽量促使学生发言。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点拨启发。既可以从事件入手,也可找作者直接的评价语言。比如“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这个句子是起,后面接着就是具体的事例陈述。采取了议论+记叙。“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个句子依然是起,概括性的话语。后面用了两个事件来论证他这个观点。掌握了行文的特点,学生就能在后面的段落快速找到依据。环节二,仿照这种写人的方法。现场练笔。教师写下水作文。展示作品给学生。之后,学生在草稿本上写话。一百字左右。采取前面句子是议论,点出某种品质。后面的句子是记叙,围绕一种品质而举例,交代能印证该品质的具体事件。
教学板块之三: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的启发。读完全文,叶圣陶哪些精神品质感染到了你。教学环节一,设计对话栏目节目。现场发表感言。选一个学生当主持人,采访几个学生。教学环节二,针对思考探究中的习题。“怎么理解这种写话的风格”和“关于写做文章要简洁”,谈谈自己的认识。
归纳行文的结构方式,明确首段和末段的作用。板书叶圣陶先生的高贵品质:为人宽,律己严,体现了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特点。巩固小结环节,出示文中的话语:“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学生集体诵读作者对他的褒奖之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课后阅读,安排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吕叔湘撰写的《怀念叶圣陶先生》一文。再搜集与叶圣陶先生有关的文章,增加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