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民航立法“不准在航空器上随意大小便”

(2013-02-22 12:33:30)
标签:

杂谈

2月16日,微博网友“@某航机长”发帖吐槽:这架飞机上有三个厕所,家长竟然让孩子在客舱中间的走道上大便,孩子看上去已经不小了。微博还附带了4张旅客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一位穿着绿色上衣的孩子当众蹲在座位旁边大便,完事后,家长还帮忙擦了屁股。(新闻晚报2月18日)

 

对此,多网友都表示“被雷到了”,并呼吁民航应尽快完善立法,对于此类影响客舱环境的不文明举止进行严惩。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如果在航空法规中增加一条“不准在航空器上随意大小便”,这将是怎样的条款?面对这样的条款,大家会羞愧地低下头——这是基本的文明常识,怎么还需要专门立法规定呢?而且,照此趋势,还会增加其他条款,“在航空器上不得打架骂人”诸如此类——事实上,此前由于有旅客因为座位问题而在飞机上打架,已有类似的建议。

 

记得以前有报道称,在国外一些公共场合,专门用汉语写着不准随便大小便,或者随地吐痰、高声喧哗,还引来一些人很不满,说这是对中国人的“歧视”。现在,面对同胞们在飞机上让孩子随地大便之举,大家还会认为这类批评是“歧视”吗?

 

该认真反思这类不文明行为了。我不认为立法可以解决此类问题。这类问题的接连发生,从根本上说,是我国教育的失败。按照基本的教育常识,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要教育他养成到厕所大小便的习惯,在公众面前大小便既不卫生,也极为不文明。那么,那位让孩子在机舱过道上大便的家长,难道没有接受过一点教育吗?接受了教育,为何连这些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呢?

 

事实上,在现实中,不懂这些基本道理的人并不少。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很少有这类教育。有一句话是,“幼儿园学小学的课,小学学初中的课,初中学高中的课,高中学大学的课,而到了大学,才重学幼儿园的内容”,而大学所学的幼儿园就应该学的,包括上车、卖饭要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不打人骂人,等等。这是严重的教育缺位和错位——从小就该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做人的教育,但这些却完全被知识教育,和一些反人格的教育取代,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结果是,由于从小没有养成文明习惯和意识,很难到成人之后补上这一课。有不少人还以粗鲁为时髦,有个性,对被人的批评不以为意。

 

有人会说,不少不文明行为的当事人主要来自农村、不发达地区,他们的文明意识相对落后,这还是教育的问题。农村的教育再薄弱,也不应该不对农村学生进行文明、卫生习惯的教育,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按照官方的数据,义务教育普及率已接近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文明、卫生习惯还有这么差者,是令人震惊的。

 

另外,教育失败的更严重的后果是,会代代相传,这进一步体现在孩子的家长也在继续对孩子进行失败的教育。这种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中大便的行为,会影响孩子一生。如果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力量去纠正孩子的不文明行为,这个孩子长大后,还会继续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

 

还是一句老话,教育应该回归其基本价值,就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离开了这一基本价值,受教育者的求学年限,将很难和其文明修养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有知识,无文化”。这需要我国教育全面改革,建立新的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宗旨的教育体系,改变学校教育的内容、形式,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只有将做人的教育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这样的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在此基础上,也才能谈到培养杰出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