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地高考方案不能拖而不决

(2012-07-31 08:39:19)
标签:

杂谈

7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河南高校调研期间再度对“异地高考”问题的表态经河南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各界普遍关注。但日前教育部有关官员称,当时引发关注的异地高考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的消息系媒体误读。该工作人员称,有媒体报道异地高考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将适时发布”是误读,正解是“一经国务院批准,将适时发布”。(中国经济网7月28日)

 

今年两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表态,异地高考方案上半年就将出台,因此,他在河南高校调研时的表态,被舆论认为是“基本兑现”事先承诺的做法,也让一直期待异地高考方案出台的进城务工人员们看到了希望。

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在北京、上海、广东等流入人口集中的地区,矛盾确实比较尖锐,但这不能成为异地高考方案迟迟不出台的理由。——从2009间教育部表态要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的升学办法起,到现在已经过了3年左右时间。异地高考方案是该到出台的时候了。更为重要的是,异地高考延缓公布一个月,都有可能影响到很多家庭的未来,更不用说延缓公布半年、一年。

 

据媒体报道,“接近教育部的专家向记者透露,方案实际上并未最终确定,中央和地方仍处在对最终方案的激烈博弈中。”这可解读为异地高考方案制定十分艰难。对此,笔者不解的是,为何不让直接的利益群体——进城务工人员也参与到博弈中来?

 

首先,这可避免“闭门决策”。中央和地方进行博弈,说到底是政府之间的责任划分问题。目前,对于国务院可能通过的“方案”,很多人士怀疑只是“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并不是具体的可执行的方案。中央和地方关起门来博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中央督促地方出具体的方案,但怎样制定,权限在地方。这显然很难根本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地方完全可以根据本地的高考利益、人口流入情况、户籍政策,设置异地高考的门槛。

 

其次,可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汇聚民智,提高决策水平。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必然面临地方的高考利益调整。如何调整,听取当地户籍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意见十分重要,这不能由政府官员代替他们想问题。有关信息显示,教育部组成的调研组,也听取了意见,但有哪些人参与了提意见,究竟提了哪些意见,负责方案制定者又采纳了哪些意见,公众并不知情。合适的方法是,应该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并在出台初步方案之后,再次征求意见。

 

现在,初步的方案已经交到国务院,等待审批,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信息,这一方案,应该上交近一个月了。既然如此,为何不利用这一个月时间,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呢?这既可以完善方案,有利于审批通过,同时,也真正把公众意见纳入决策过程,这是尊重公众意见的基本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