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5,434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头论足是一种什么嗜好

(2022-04-10 16:40:03)
分类: 这个可以发

古有饶舌妇,最爱张家长李家短。今有键盘侠,拿品头论足当饭吃,一顿不吃饿得慌。饶舌妇涉嫌性别歧视,证据是饶舌歌手小伙儿当家。键盘侠就无异议了,品头论足撒起花儿来,三天不打能上房揭瓦。

像上海的送饭女坠楼,来龙去脉我看了好多遍,至今依然看不出令键盘侠激动的点在哪儿——200块少是吗,1000块又该炫富了是吧。键盘侠虽执意喜欢长臂管辖,但偏偏又敲不定给钱的标准。而标准越模糊,价码越难定,就越符合键盘侠的心意,多了少了都可以品头论足,而且一直品头论足下去。

这些品头论足之士,若说是他们网暴杀害了送饭女,似乎言重——因为网暴尚有不成文的标准,起码要有人肉的嫌疑。品头论足则鸡一嘴鸭一嘴,顶多算闲言碎语。但是,闲言碎语也有前鉴,它可以是钝刀子、软刀子,一样可以杀人,而且比较典型的网暴,更显杀人于无形。从结果看,网暴可以追究法律责任,但品头论足你拿它没辙。这种“安全感”,也是品头论足风行的原因。送饭女已逝,但那些键盘侠完好无损。所以,要给喜欢品头论足的人以教训,法律指不上,只能以毒攻毒,让每一个键盘侠都沉浸式体验社死的悲惨,付出道义上的代价,或可挽救其一二。而前提就是周知所有人,不以品头论足恶小而为之。这也可算作勿谓言之不预也。

品头论足绝不是正常的批评,这个前提必须明确。批评之道,在于为公理是非而辩。品头论足则八竿子打不着,它只是以一己之好恶干涉和骚扰别人,侵害其权利,冒犯其尊严。品头论足之恶,还在于以貌似强势对弱势、多对寡的无风险,霸凌他人,并获得便宜的快感。这也与批评之道正相反。从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看,品头论足体现的正是恶意而非友善、唯我而非包容、居高临下而非平等相待的做人底色。一般而言,具有这个倾向的人,不适合人群生活。他们一边野蛮以对他人,同时卑微以待自己。强加给别人的,恰恰是自己最害怕的。

就像前段的张艺谋妻子为儿子学业庆贺,一堆录取通知书加奖学金之类,必然刺激到品头论足人士的脆弱神经,变成从国籍到拼爹的“一直在质疑”。张妻的回应,虽然温婉和悦又绵里藏针,但对品头论足者来说,无异于撩拨,只能招来“你怎么都不对“式的花样偏执。而其实,他们的脑回路里盘旋的,仅仅是为什么别人家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而到了我家只剩下“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问号,而已。当然,这种专为名人定制的品头论足,比起拿普通人开刀,又多了一份满足感。

但这还不是品头论足的下下品——若品头论足也能分出上中下品来,那么最不耻的一种,就是跑进人家的私领域里,居高临下地指指点点——你的日子,应该这么这么过才对。比如装修房子,只要不扰民,完全是人家的“内政”。然而这也难逃键盘侠的挑剔目光——我见到的一篇评论就告诫大家:“过度装修是一种执念”。作者尽管明白“装修是个人自由”,但并不妨碍接着跟你说,“装修往往不是小数”。作者再一次表示装修原来的确“花的是自己的钱”,但马上又能告诉你,自己的钱也不能乱花,因为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形成攀比”……到底谁有执念,于此判然了。类似的“好言相劝”,都是在明知道是你的私领域里,偏要强加给你他的指导性意见。这样的冒犯,往往貌似忠厚体恤,但也因此将侵犯私领域变成家常便饭,把公与私的界限侵蚀得模糊不清。故对于这样的“不见外”,回复一句是必要的——咱俩熟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