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一道搜刮

(2022-04-09 16:03:19)
分类: 这个可以发

这条热搜的题目叫“北京三甲医院收天价殡葬费”,极不严谨——它既是对北京所有未收取天价殡葬费三甲医院的毁谤,也是对其他可能存在的非三甲但同样收取天价殡葬费医院的“歧视”。所以我还是帮它改动一下吧——就直接说北医三院收天价殡葬费,不行么。

然而据说不行。新闻暗表,收取天价殡葬费的,是三院的太平间,就是距离三院门诊楼百米之遥的一个小院子。这个小院子,以采购的方式,连同殡葬业务,被人承包了,变成了一个封闭而独立的所在。天价殡葬费,就是他们收的,与三院无涉。

有那么委屈吗?不谈三院的甲方义务,单说这个小院子,难道从来不是以三院太平间的名义示众?何尝挂出过乙方的名号?而通过那份采购合同,这天价殡葬费里黑色的血迹,难道就没有浸染到三院财务的账簿,变成名正言顺的三院收益?所以在天价殡葬费上,三院洗脱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又鉴于天价殡葬费令人破防的离谱性质——比如那600块说不清是逝者还是何方神圣需要的吃饭钱,作为关注者,恐怕已经不止于用监管审核收费项目来问责三院了,更有理由怀疑,这份采购合同到底还有什么猫腻?乙方和甲方,到底是什么关系?三院应该背负的罚则,最终将如何澄清?

侍死如生,是中国的孝义之道。逝者的往生之路,无论是帝王的陵寝,还是饿殍的草席,都刻意与钱撇清了关系。羞于谈钱,耻于算计,被认为是对逝者最后的孝顺。然而这也竟成为天价殡葬费从容不迫的好理由——你羞于谈钱,我正好算计。你求孝,我就用最后的一道搜刮,成全你的孝。市场概念下的套餐文化,在丧葬行为里就有了别样的含义——你不是在选择移动资费的经济实惠,你是在被考验还是不是个人。所以天价殡葬费,从来不是事实上的强加,而是道义上的强加。在这个构陷设计下,你不会选择从低原则,而只能是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虽仍羞于谈钱,但一定从高选择,义无反顾。每一张天价殡葬费的账单,都是一桩“入我彀中”的主动踩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成为账单里貌似公平但绝不公平的授权和买卖。

天价殡葬费的这个特性,对于谨慎胆小者来说,是走向肆无忌惮的助推剂;对于搂不住自己的人来说,更是贪得无厌的催化剂,于是,就有了三院太平间的雷暴。就在你还羞于套餐的选择时,他们已经把套餐设计成了劫掠的武器。现在,这个武器被玩大了,超常规了,开始降维打击了,人们终于扛不住了,也忍不住了。“北医三院收天价殡葬费”,就这样火了。

关注这则新闻下落的同时,很难不反思殡葬和钱的关系问题。原则上,医院太平间的功能,与殡仪馆的功能,有本质上的差别。尽管因为供求关系的紧张,可以将殡仪馆的功能下放给太平间,但医院与乙方的关系,包括乙方的性质,都是在下放之前必须澄清的前提要素。殡葬收费,传统上一直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个性质决定了,殡葬收费项目和收费水平,都应该以必须和可接受为宗旨。而“北医三院收天价殡葬费”的事实显示,依附于各种巧立名目下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本质,变成了完全垄断下的市场收费行为。而恰恰因为其垄断性质,这样的市场收费行为,逻辑上只会演变为盘剥和敲诈。从这个结果回看殡葬收费的性质与中国孝义传统的关系,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收费性质的转变,已经严重伤害到百善之首这一文化本身——除非你觉得它是一个坏东西。

包括天价墓地,早在天价殡葬费之前,这些人生最后一公里上埋伏的打劫者,的确曾经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丧葬文化的畏惧。往生者的安息,未亡人的哀思,都不同程度上遭受了它们的骚扰,彼此分别时需要的沉静和专注,也因此大打折扣。这是不对的。对于每个人都终将履行的体验,没有任何人可以任何理由陷他们于尴尬甚至恐惧中;没有任何人可以任何理由叨扰他们做终点上的选择题;没有任何人可以任何理由逼迫他们直到最后的日子依然摆脱不掉钱的追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