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正义
(2020-08-06 10:43:08)分类: 这个可以发 |
我不知道,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是什么时候、由谁、因为什么,在中文翻译里,和中文媒体中,从“迟到的正义非正义”,被篡改成意思完全相反的“正义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的。我只知道,连这样一句著名法谚都敢篡改,那,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篡改的。
表面看,操场埋尸案、张志超案、孙小果案、张玉环案,以及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貌似都以正义迟到但终未缺席的样子结局,但究其实质,却无一不是冤假错案的恐怖代言。仅对我而言,这些案例的观后,从来就无关正义的迟到或缺席,而仅仅是告诉我,正义已死,快来烧纸。
去年底,在一篇同题作文里,我还在试图掰扯,正义迟到就不再是正义。
缘起是12月26号,铅球运动员巩立姣,补发得到北京奥运会的铜牌。原因是,当初的亚军、季军,都没通过药检。所以第五的她,顺位递补成季军。
“这一晃,就成了迟到11年的奥运奖牌。巩立姣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未缺席。
运动员心大,好像没当回事。但我算计了下,还是替她冤得慌。我不知道,铜牌补发了,当初相应的一众奖掖,补发不补发?就算补发,参照一下11年的比对值,又亏了多少?而即时的巨大荣耀,和追偿的一块奖牌,其间的差距,当然也不言自明。
我是说,虽未缺席,但迟到的正义,是会打折扣的。正义不迟到,也是正义的一部分。”
当然,巩立姣只是那篇作业的话由,彼时——12月23日,“云南高院依法公开宣判孙小果再审案,决定执行死刑”。就此,众媒体大慷他人之慨——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未缺席。大概,正是因为这样颠倒黑白的便宜话,我才写了那篇作文——
“你不迟到会死吗——还真会死。起码正义的迟到,有人可以拖延很多年才死,而他应该早就死的。他不死,另外因他而死的人,就死得尤其冤,尤其惨,甚至死都不行,还要经受更多更长的磨难——这或许是长安剑们所看不到的一面”……
“她准时点不好吗——即时的正义,也是正义的一部分……”
“她凭什么迟到——所以这句陈芝麻烂谷子,就是天生为脱罪者造的词儿……”
等到了张玉环案,我突然发现,这句陈芝麻烂谷子,网上已经不好意思再用了。相反,面对26年的沉冤,各路媒体不约而同地引用了张玉环的话——“不是一句道歉能解决的”。
从迟到的正义,到必须追责,这是我亲见的半年以来的一次法治反转。它意味着,尽管正义也时常任人打扮,但正义的感召力,总能以其天然的道德共鸣,号领着追求正义的人们,团结在她周围,听命于她,保护着她,洗净她的污秽,还原她的圣洁。
迟到的正义非正义,是对正义的一次施救。而关于正义的话语权,则“无论谁要抢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这是正义赋予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