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排北京公交司机
(2020-07-17 11:18:10)分类: 这个可以发 |
度娘词典云:摸排,专指为侦破案件对一定范围内的人进行逐个摸底调查。字面原意更清楚,摸底和排除,不能漏掉一个。
北京公交集团,近日就正在摸排。做在新闻标题里,就是“摸排重点驾驶员”。这是北京针对安顺车难的响应。
我挑剔的,就是这个“摸排”。准确说,就是“摸排”这个字眼儿的使用
关于侦破案件的术语,能不能引申使用到北京公交司机这个群体,把他们变成摸排的动宾结构对象。这个,不仅是语法问题,更反应了观念问题。
这就是:摸排公交司机,就是对北京公交司机集体的歧视。而使用得如此信手拈来、驾轻就熟,则说明这歧视原本根深蒂固。一纸告示,宣示的是对公交司机们的人格冒犯。
当摸排被用为动词时,它的使用就具有了相当的危险性。当动宾结构的宾指物时——事实上这也是标准用法,摸排尚能客观体现所描述的事实。而一旦动宾结构的宾指人时,则其描述,绝对带有有罪推断的嫌疑。对此,你尽可以举一反三。
摸排公交司机,就是典型的有罪推断。而其中的逻辑链,我也来“摸排”一下,看看是不是足以感人——一个安顺的公交司机犯事,千里之外的北京公交司机,就要被摸排。逻辑显然是:因为他们都是公交司机。对公交司机这个职业群体的歧视,跃然眼前了吧。
还没完——若以此逻辑,报复社会可没说以职业做轻重划分。报复社会者,什么职业的、或无业的,都有,而其危害性的大小,与作何职业毫无关系,全看他的报复心态。那么,如果他不是公交司机呢?比如他是厨师,那北京的厨师是不是也需要摸排呢?在这种职业连坐的逻辑下,可以断定,不但公交司机,所有职业、所有从业者,都是歧视的受害者,或早或晚。
还没完——以北京公交集团的名义,下发不是保护而是歧视北京公交司机的告示,这个逻辑,就属于感人的“外一种”了,也格外惹眼。
北京公交司机,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组成的职业群体。按民法典,他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权。这个权利,从安顺司机,到北京公交集团管理人士,乃至全社会,都没有施以侵犯和漠视的权力。
语死早没辙,但法律,你们总该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