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好心办坏事”

(2020-06-25 11:23:46)
分类: 这个可以发

我的意思,不是警惕“好心办坏事”的事儿,而是警惕“好心办坏事”这句话。

从逻辑上讲,只要是“好心”,就不可能“办坏事”。凡“办坏事”,肯定没安“好心”。所以,一旦冒出所谓的“好心办坏事”,你不要信那一脸无辜或唏嘘不已,只管给“好心”打个问号就对了。

山东的“合村并居”,闹出的动静不小。当地媒体给“坏事”背书早在预料之中,而出了山东到了京城,“好心办坏事”的戏码却也如约上演。这,就是我特别拎出来要各位警惕的。

虽然离开大清也有百年了,但无论官民,骨子里的轻贱或自贱,从来没有断档,驱役与被驱役,是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作用于政策层面,在官,人人都是智囊,脑浆子都比小民多二两;在民,则只盼着“仁政”和“青天”,自觉把脖子上的绳扣勒紧一圈又一圈。

就像“合村并居”,按谋者所言,简直就是天作的大计,聪明绝顶。这种诺贝尔级的伟大政策,小民除了赶紧听命,还有什么别的选项吗?而小民也确实乖巧,从不会置喙一句,追问一句,按着祖传的秘方,只在驱役之中,各自心里扒拉着小算盘。大概,这就是所有政策层面下灌时的景象——一个直给,一个虚接,没有回合,只有单向,你展宏图,我操算盘,貌似默契得要死。

此处暂停一下——我所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存在“好心”。

那么为何山东的“合村并居”居然闹出了动静呢?依我看,起因正是那边直给得太狠,这边虚接到手捧空气。一直说好的默契,瞬间崩溃了。

从山东“合村并居”乱象的个案里,可以见识到政策执行层面的各种蛮横。而在这蛮横里,如何能够读出“好心”,确实是需要向媒体同仁们求教的一门技巧。至于我们之间唯一能够达成的共识——“坏事”,它究竟有多坏?对官民两方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我没有看到更多的分析。就是说,在关于“坏事”的检讨和反省上,官方和媒体的所为几乎为零。而我也认为,把焦点集于“好心”而不是“坏事”,就是“坏事”频繁发生的主因之一。

而对所谓“好心”的辨析,也再简单不过——一个事关农民的政策,都不跟农民商量一下。天下有这样的“好心”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刷存在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