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了个鞅
(2019-09-30 11:24:33)大兴机场微博追星,惹注目。虽已道歉,但管理上的漏洞,还是可以让人吃上一小惊的。
吃惊之余,又反思,这样的差池,到底算多大的罪过?技术上看,也仅仅是公私号弄混了。内容上看,可能追的那个人不大招大家喜欢而已。如果小编追的是吴京呢?没准儿大伙儿还要点赞吧。
所以,我觉得,技术的归技术,别拿其他的说事。若籍此又变成辱星骂粉的一波流,又何必非挑大兴机场说事。
公司号弄混,只是少了一个切换动作。但是,就是这一个动作,却演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这样的事儿,在网络表达之前,几乎很难出现。如今出现了,倒也可以因此联想一下,对网络表达的苛责,是否可以稍减,而代之以包容。
常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是从法律角度对网络表达的一种裁定,也是从现实世界的一种移植做法。那么,网络表达本身,是不是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种独立规范?就比如遇到少一个切换动作的误操作,而又没有触犯现实世界法律的小差池,人们能以多大的包容待之?事实上,所谓官微的常态,包括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本就与发布会有了相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无一不是通过网络表达自己对网络与现实界限的逐步尝试和突破实现的。我相信,这个尝试和突破的进程还远没有结束,而网络表达的独立规范,也将随之同步建立并越发明朗。这是一个遵从技术的时代,依存于技术而产生的新文化,需要正视,而不仅仅是约束。
商洛马拉松,奖牌上的字儿,把“商鞅”变成了“商殃”。此事一出,可以想见的一片哗然。组织方马上道歉——“经验不足”、“工作不细致”、“审核检查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赛事的严肃性”,答应全部重新制作更换。
从“商鞅”变“商殃”,也是典型的网络时代技术性失误。我自己试了一下,拼音录入yang,则“鞅”和“殃”俩字紧挨着,一键选择疏忽就出错,跟有没有文化也不挨边儿。对此,如何定性?“经验不足”、“工作不细致”、“审核检查不到位”,大约都工整。但“严重影响里赛事的严肃性”,我觉得就有点过于紧张了。还是那个道理——网络时代的技术差错,应该施以网络规范的应对。而这应对,我还觉得,除了纠错,另有更丰富的表情和应答。其中之一,可能就是对所谓“严肃性”的扬弃,这是需要一点儿网络表达的幽默和自嘲精神的。
尽管组织方还在乎着严肃性,而跑友们大多已选择了原谅。大家表示,重做花费不小,错版的更值得收藏。
你看,没人说你数典忘祖,大家一样开心,甚至还多了点温馨。这就是网络表达的独有价值,大家都需要适应,都需要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