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的魅力
(2018-05-16 10:23:39)分类: 这个可以发 |
如果你拍得一辆公务车,那么,你会把车身上的“公务用车”标识去掉吗?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湖南衡阳的一位村民,就把“公务用车”留着了,结果去趟歌厅,被人曝光。这个曝光还差点变成“谣言”,弄得衡阳市委宣传部还得出来“辟谣”——这可不是公务车,户主是私人。再查,原来是辆拍卖的公务车。
按规矩,凡拍卖公务车,“公务用车”标识应该由交警队处理掉,可交警队疏忽没处理。那么到了私人手里,处理还不是不处理“公务用车”,就成了一个问题。以这位户主的见识,显然是选择了保留,而非处理。
做出任何选择,都有利益的驱动。保留“公务用车”,上路被查出来,或者像去趟歌厅被曝光,都是风险。而置风险于不顾,依然保留“公务用车”,说明起码在这位户主的理解上,这些风险,比较利益,是不足虑的。
到底有哪些利益可以让这位户主对保留“公务用车”坚定不移?好事者可以自行脑补。也或许,所谓的“公务用车”利益,本没有那么确凿,只是户主飘渺的虚荣心作祟罢了。而观此条新闻的看客,大多也觉得这位户主,的确LOW得可以。
好吧,暂且记下这虚荣和LOW的评语。
换个话题。话说在北京城,京A的车牌大多属于公务用车。关于此,早就有好事者掰开了揉碎了教授你关于这些车牌和号段的神秘学问,当然也包含交警也得让三分的传奇故事。神秘加传奇,最终造就了车牌崇拜,拥有一个强大的车牌,比拥有一辆豪华品牌的车,不敢说分分钟教你做人,起码也足够形成别样的魅力。
那么,这份魅力,与衡阳车主的“公务用车”利益观,有什么区别吗?虚荣和LOW,除了用来讥讽这位衡阳车主,是不是也可供大家自嘲一把?这本是我们共同的品格嘛。
对权力的膜拜,不仅仅体现在对权力的追逐上。当无法掌握权力时,拥有一件权力的外衣,哪怕是个车牌,也是足以自慰的。
这个,需要车牌崇拜者和“公务用车”保留者共勉,也需要权力拥有者时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