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官员不能任性
(2017-08-21 11:16:03)分类: 这个可以发 |
网上看的一条视频,由三段剪辑而成,大意是:某个性官员训斥下属官员或企业领导,态度严厉,语气霸道。
多的没记住,印象最深的,就是“牛比”、“他妈的”、“还想不想干”,之类。
中国官员多无个性,万人一脸,这是事实。至于原因,当然可以一言以蔽之——个性有风险。于是,稍有个性,结局大多就是鲁迅描述的猴子——要么被同类咬死,要么变成了人。这其中,变成人的几率,比之被咬死,要低得多的多。
所以,一般而言,个性是值得特别珍视的——即便猴子变成人之后,也是如此。而于万人一脸的官员群中产生个性、表达个性,就尤其值得珍视。往大了说,于国于民,个性属于一种好品质。
但是,官员之个性,不同于时尚之个性。个性官员,也不等同于个性达人。因为,在官员的个性修炼中,始终存在着制约——既有公共规范,也有自我约束。或说,这不是就等于泯灭个性了吗?没错——在制约与张扬之间寻找平衡点,谋求个性和共性的恰当比例,才是个性官员最值得珍视的品质。
视频官员的个性,就属于个性过于膨胀,超越了个性的范畴,而趋近于任性了。如果说“三字经”之类还仅仅代表着个人素养问题,那么“三字经”背后的逻辑,听上去就必须以公共制约机制进行规范和约束了。
“还想不想干”,这句斥责,无论是施于官员良莠,还是施于工程优劣,都是违规违纪的,都超越了该官员的权力范围。任何一个官员,都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任免程序,或者受法律保护的合同规定,以任性覆盖法律、藐视法律。
细思极恐。而一旦任性官员膨胀到自己用鞋就能评价一个工程的质量,或者自己靠脑补就能决定一个城市的未来规划,把专业评价和专业论证都置于从属地位的话,那么他个人的个性风险,就会演变为当地政府和当地百姓的集体风险。
所以,对于每一个勇为个性官员者,我依然会鼓掌;但每一个个性官员,却必须在个性和任性之间,自己掘出一条鸿沟,决不逾越。